「最近大家一窩蜂的說『香港死了香港死了』。奇怪的是,內地同胞為了一張香港出世紙,依然不惜一切把下一代送來,看來爛船應該還有三斤釘,否則別人真的會趕來『送死』嗎?
不過要是講管治,香港早已是殭屍,還會有復活的一天嗎?
一直以來香港甚麼都以賺錢為大前提,都只會一窩蜂盲目跟潮流。放棄理想誰人都可以,其實想來亦覺是多餘,最緊要有錢上車買樓最實際,立定決心一輩子做屋奴!
說我們八、九十後令香港死亡?很多八、九十後都很努力,不該一竹篙打一船人,將他們全部負面標籤。試問誰沒有經歷過渾渾噩噩的歲月?他們或許比上一代成熟得遲一些,但這不等如無能或不事生產,他們當中不乏勤奮又有才幹的人。
我認為只要我們的心不死,少說多做,不要事事互相指摘怨天尤人,否則香港未死,大家就先行被那股怨氣焗死。」
我亦相信香港不會那麼容易死,但我們自命「打不死」的香港精神的確危危乎。當年輕人對未來不再有希望,沒有夢想沒有目標,不相信明天會更好,就不會願意有所付出。
當香港精神的脈搏停頓,創造力想像力忍耐力堅毅力生命力的值都是「零」的時候,這個城市的明天還會燦爛嗎?
必須承認八十後一樣有棟樑有優秀人才。香港從來都是個多元化的社會,有不同聲音才是正常。但當大家只掃自己門前雪,話之他人瓦上霜的時候,拖垮的最終就是整個社會。幾多十後也好,不要光指手劃腳,問香港可以為我們做些甚麼,應撫心自問,我們可以為香港貢獻些甚麼。眾志成城,香港幾時都充滿希望!
張慧敏(COREsearchLtd)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