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香港,誰來疼錫? - 陸離

孤兒香港,誰來疼錫? - 陸離

首先請容忍「錫」字。我強烈感覺「疼錫」不等於「疼惜」。「錫錫」、「錫晒你」亦無可替代。語文某角度看原本就是一種習慣。倘若香港十分九的人都說懶音「痕身銀行」,而本來齊齊說「恆生銀行」的人都死光了,也沒有辦法。就看「恆生」與「痕身」的拉鋸戰,誰更人多勢眾,誰勝誰負。
痕身(與奀恨文押韻)是懶音,恆生(與鶯崩登押韻)是正音,目前這樣說,相信大部份人都能夠明白,並且同意。但「正音」二字,有危機在。同一個詞,可以有不同的意思。(啊啊,「香港」亦然!「香港人」,亦然!)當我說「恆生」(鶯音)是正音,我的意思是說,我們粵語人已經這樣說了好久,而且目前仍然這樣說。可是,另外有一「部份」專研文字學、音韻學的學者,他們卻會將一些棄用已久的古音,硬要我們復古,說那才是「正音」,譬如「滑稽」要讀「骨稽」,「會計」要讀「繪計」。你說正音,我說正音,原來大家說的根本不是同一樣東西。
「錫」又是另一種情況。「錫」在粵語固然是「惜」的變種。但「惜」字另一個意思,已經更強大,比如「可惜、惋惜、痛惜、獨惜、憐惜」。「錫」的意思,已被掩蓋。搞不好,「疼錫」變「痛惜」,大吉利是!香港未死!
溫家寶、朱鎔基、李瑞環,等,可能會明白香港是寶貝孤兒。鷹派當然「睬你都儍」。鴿派亦未必個個明白。香港,英國「免疫保護傘」沒有了,「鄧小平五十年不變」保護傘,危危乎!
孤兒香港,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