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足一個月,又是一年一度的香港馬拉松長跑賽。相信已報名參賽的朋友,現在經已進入最後備戰的階段,而營養方面的監控工作,尤其重要。在整個馬拉松備戰的過程,進食適當和適量的食物,就正如一架注入靚電油的汽車,使引擎行得暢順而充滿動力。
賽前餐的英文為Pre-eventmeal或Pre-gamemeal。可是,很多人卻對賽前餐的定義認識未夠全面,單單以為在比賽前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便足夠了。事實上,賽前餐的定義不應局限在比賽前進食,而是包括整個運動訓練計劃在內。賽前餐有3個目的:(1)避免因為身體糖份儲備不足而出現疲勞或虛弱;(2)減少在比賽或訓練時,身體因出現肚餓不適的感覺而影響運動表現;(3)確保身體得到充足的水份。
實驗證明,賽前餐於比賽或訓練前2至3小時進食最為適合,以吃碳水化合物為主。如在早上進行訓練,之前一晚的晚餐,便需要多儲備碳水化合物,避免讓身體早上運動時可能出現的低血糖情況。由於人體的生理結構因人而異,所以賽前餐的份量也有不同。以整天計算,碳水化合物約佔總能量攝取的50%至60%,而脂肪則不宜低於15%,近年有研究發現,部份業餘馬拉松跑手,由於怕吃脂肪類食物而導致能量儲備不足,不能跑畢全程。
文:雷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