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遠赴廈門,應該是近赴,因為淨計機程一個鐘多啲就到,快過去虎門。適逢當地舉行馬拉松,所以因公乘便順道跑了個全馬。若論參加人數規模(三萬多人,全馬參加者則數千)比起香港爭咗一半,但整體氣氛和市民參與度卻肯定贏哂。香港政府成日話要打造乜乜城市,但除了商辦的七人欖球賽的成績似啲樣外,連一項見得吓人嘅官辦體育盛事也沒有。
香港官辦體育輸晒
而每年欖球賽舉行期間,我哋公司不知有幾多外商客戶藉機到港,絡繹不絕仲要樂不可支,美其名業務拜訪,實質係更高檔次的因公順便嚟癲喪。可能我孤陋寡聞,我就從冇聽過有外國人專程嚟呢度睇花車嘉年華,有都係嗰啲隨車載歌載舞的海外表演人員,再唔係唔通嚟睇新春例行公事戲碼每下愈況的足球賀歲杯咩?事實上亦只有欖七舉行嗰段期間落銅鑼灣,先至感受得到香港仲有多少國際氣息,而唔淨止係內地人的境外購物中心。
家陣除了偶發的群眾運動,其實香港要動員到好似馬拉松咁有7萬幾人共同參與一件事,真係唔容易。全世界好多城市都會因為舉辦馬拉松而大大凝聚了當地居民的向心力,對外則有助提升該地的評價,直接點就是一個本小利大的形象工程。不過我們政府嘅數口有幾好,從兩電的電價談判同計算申辦亞運嗰盤混賬就可想而知。事實上,擺在面前就是一個現成又行之有年,亦有相當號召力的項目,我哋啲官員卻沒好好把握,實在白白浪費了大好機會。
廈門市民盛裝打氣
諗番昨日早上夾道歡呼的民眾,心內還是深深感動,馬拉松從來就不是輕輕鬆鬆的運動,其實真正的運動又有幾多係輕鬆嘅?不過相對還是比較講求意志和毅力的表現,而42.195公里的路程,對我們這些業餘跑手來說,後半段大部份都係捱返去。喺香港跑馬拉松差不多去到最後兩公里先至聽到和感受到周遭觀眾的聲音,路線設計和部門的配合肯定是主要限制,而昨日的整段路程明顯就是要經過能夠聚集多些人的大街小巷。除精神上的十卜外,喺廈門或者世界其他地方嘅市民都易於參與其中,佢哋甚至會自發準備很多的補給品任由參加者拿取,而且亦有很多會敲鑼打鼓,盛裝打氣。喺香港,我淨係見識過法輪功有咁嘅陣容。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