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則 霍金的人生六堂課

以身作則 霍金的人生六堂課

70歲霍金在劍橋大學任教多年,曾向學生教授宇宙論、萬有引力、大爆炸、黑洞等艱深學問,但最教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以身作則教導世人的人生六堂課。

1.我們永遠不會找到所有答案

霍金指物理學和數學只可告訴人們宇宙起源,但不會預測人類複雜的行為,所以人類永遠不會找到所有物理學的答案。

2.學問傳遞應由淺入深

《時間簡史》暢銷全球,全靠霍金把艱深理論簡單化,當出版商告訴他書中每句公式都會使讀者數目減半時,霍金即決定僅在書中詳述E=mc2,確保讀者明白道理。

3.從歷史中學習

霍金曾巧妙地警告人類「勿惹外星人」,因為外星人可能耗光本身星球資源,需四出討伐和佔領其他星球,「像哥倫布初抵新大陸那樣,美洲原住民的下場可不妙」。

4.研究酷愛的學問

霍金21歲患上運動神經元疾病後,醫生當時曾告訴他只能多活兩年半,但是霍金一直積極地對抗病魔,即使身體機能逐漸退化,他仍繼續沉醉在學問之中,保持腦袋活力。

5.捍衞說話權利

為了治療運動神經元疾病,霍金43歲時曾接受氣管切開手術,導致永久失去說話能力。但他沒有放棄說話機會,利用紅外線眼鏡、電腦和語音合成器,感應他右頰肌肉收縮情況,然後播放他想說的字句。

6.天才與早熟無關

霍金說他8歲才會看書,在牛津大學讀書時是個懶惰學生,功課雜亂無章,字體更潦草得使老師非常沮喪,因此天才可以是後天努力而成。

美國《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