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語:價值投資未死

金融人語:價值投資未死

陸東話,2011年是價值投資的陷阱,信奉價值投資的基金表現都很差。的確,擅於價值投資、由謝清海主理的惠理(806)幾隻基金亦無法突圍,全年蝕16%至23%。不過,講到價值投資全軍盡墨,似乎言過其實。事關全年有6%正回報的對冲基金,創辦人是出身惠理的蔡雅頌,都係價值投資者。
蔡雅頌1996年加入惠理,1999至2001年到DresdnerKleinwortBenson擔任分析員,至2001年重返惠理任高級基金經理。到2009年,他自立門戶,成立行健資產管理(ZealCapital),繼續奉行價值投資。

行健隨時重寫惠理神話

價值投資的定律,是買平貨,但為何行健能殺出重圍。1993至1997年,惠理憑着發掘潛力細價股,打響名堂,當時管理資產規模在2億美元左右。不過,15年後的今日,惠理發展越來越大,至今管理的資產超過70億美元。惠理在港股中,擔當起舉足輕重的地位,持貨遍佈藍籌,規模大,要有好成績,遇到的阻力更大。惠理即使再揀到一兩隻表現優秀的中小型股份,已不足以令基金食糊。相反,大市暴跌,惠理持貨越重,沽貨越容易引起連鎖效應,防守工作舉步為艱,就是LawofBigNumbers的道理。
然而,行健成立才數年,蔡雅頌等經營者,在任職惠理時已練成深厚價值投資功力及紀律。今日的行健管理的資產約2億美元,規模有如90年代的惠理,在市況中變動更靈活,加上可長倉可拋空,有條件重寫惠理神話。可能亦解釋了同樣係價值投資者,兩者表現相差咁大。
雖然外界未能知悉行健對冲基金長短倉操盤,但不妨從行健另一隻只作長倉投資的宏揚中國實力基金,了解其部署。據MorningStar資料,宏揚中國實力基金持倉最多是本地金飾消費股:六福(590)佔資產9.2%;英皇鐘錶珠寶(887)佔7.7%;周生生(116)佔7.3%,加上來佔資產的四分之一。其餘持股量最多的行業,是內地消費股:銀基(886)佔資產4.9%,國美(493)佔6.1%。前者雖在年中由高位下跌,但全年表現仍遠勝其他股份,相信是行健致勝關鍵。

逆市之王

我哋回顧去年中港相關90隻對冲基金表現,發現錄得正回報的不出10家,超過三分之一跑輸恒指去年全年兩成的跌幅。在2011年風雨飄搖的逆市,能夠力保不失的逆市之王,都是低調之輩。
除咗行健在去年有好成績,另一家擅於在香港操盤的基金公司GaveKal,旗下基金亦錄得超過6%回報。Gavekal是獨立基金公司,業務還包括環球、中國宏觀經濟分析等顧問工作,主席CharlesGave是法國老牌投資銀行家。Gavekal對2012年的看法較為樂觀,公司在上月初指出,環球08年危機重現的機會不大,至於內地調控成效已收,預計房地產市場不會大跌,中國銀根亦會開始放鬆。不少行業龍頭股,市佔率都有增長潛力,是揀股首選,包括中建材(3323)、龍湖(960)、安徽海螺(914)等。同樣在逆市之中力保不失還有「本地薑」利邦投資旗下的基金,去年有1%正回報。與蔡雅頌一樣,創辦人許麗玲出身著名基金,曾經擔任霸菱香港中國基金經理。

名牌失威 陸東輸23%

不過,經常在電視、報紙曝光的名牌芬佬表現認真麻麻。好似前瑞銀著名分析師陸東去年揚言,港股好抵買,由SellSide轉到BuySide的佢,旗下基金去年首11個月就蝕23%。大芬同樣難以在逆市發圍,摩根資產的大中華基金,成績雖然跑贏大市,但亦蝕12%。被譽為女股神的劉央,在下半年的大跌市中越跌越買,旗下的西京投資基金蝕超過三成,跑輸恒指去年走勢。至於師承東尼(TonyMeasor)、以投資中小型股份見稱的林少陽,其主理的基金亦蝕約兩成,與恒指走勢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