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哉遊Joy:單車踩過界 魚塘倒映畫

優哉遊Joy:單車踩過界 魚塘倒映畫

歌神許冠傑都唱:「大眾踩單車郊野上。」沒錯踩單車是好玩,但香港人多車多爭路有危險,空氣又污濁,踩一轉單車灰塵積滿肺。要踩,就在藍天白雲凉風下,讓兩個轆帶你體驗大自然生態,欣賞南生圍的水天一色,帶你踩往深圳邊境路,一試「踩過界」滋味。

記者:張旻昊
攝影:劉永發
Model:WinnieLam@SparkleManagement
雀鳥相片提供:SamHo

必戴輕身頭盔

是日跟團踩單車,有人照應安全得多,「BikeTravel」領隊Sam:「香港單車安全教育不足,香港人不戴頭盔,單車沒安裝頭尾燈,發生意外足以致命。」第一站,先到元朗錦田的「BT單車站」取單車,若無正規安全裝備可選擇在此購買。頭盔用發泡膠及膠造成,很輕身,能減低意外發生時對頭部產生的撞擊力,必戴!戴到眉額位置,將穩固帶的倒三角索帶調教至貼近耳珠下方,再扣好下巴安全扣,安全扣與下巴之間能平放伸入三隻手指為正確。衣服方面,單車服夠保暖,窄腳設計能避免褲腳揳入單車鏈盤,手套的矽膠設計有助吸震防滑,最後加多個水樽就可以起行了。

■單車服$640

■手套$240

■水樽$65

■頭盔$248

■正確佩戴頭盔,倒三角索帶要貼近耳珠。

樹屋二百年歷史

熱身後向水頭水尾村進發,早上空氣有點凉,冷風撲面感覺清新,單車穿越家家戶戶的村屋、掠過大小魚塘,來到一個小小公園前。眼前有棵碩大的細葉榕,氣根深入泥土並生長成新樹幹,樹冠大得難以完全攝入鏡頭,樹幹之內竟嵌着磚頭,原來是間樹屋!領隊Andy:「清初,為防止沿海居民接濟明朝遺臣鄭成功頒佈遷界令,山東省至廣東省沿海居民必須向內陸遷徙五十里,範圍包括當年錦田一帶,人去自然樓空,石屋旁的榕樹成長並將之包圍,氣根滲入磚瓦隙縫,將石屋壓垮吞併。」一棵榕樹,竟無意間保護了僅餘的古迹。
離開樹屋,約半小時車程,經沙埔村濕地進入南生圍,不同種類的雀鳥似乎在為我們引路,時而在天空飛翔,時而低飛覓食。單車在南生圍馬路旁停下,眼前就是錦田河與山貝河的交界,大批南遷度冬的季候鳥都愛在這中途補給站停留,因兩河之間的交滙處有一小型三角洲,養份充足,滋養出大量微生物,是雀鳥的美食天堂。在這裏,你能夠欣賞南生圍的明星黑臉琵鷺、大白鷺、琵咀鴨及綠翅鴨等,不少攝影發燒友專誠前來「打雀」,帶齊「大炮」,每當有雀鳥近距離飛過便按連拍快門,聲音有如機關槍。

■南生圍有大片養殖元朗烏頭的魚塘,無風不興浪,藍色小屋、青葱樹木、三角洲、木橋統統倒映入魚塘,這就是所謂的水天一色了。

■大白鷺,體長90cm,展翅飛翔姿態優美。

■黑臉琵鷺,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

■普通翡翠,羽毛顏色鮮艷漂亮。

■據考證,石屋磚塊有約二百年歷史。

■「打雀」一族,打雀咁眼盯住飛鳥。

■橫水渡每位$5,連單車$6。

■想不到現在還有傳統柴火煮食,風味十足。

■田地種了各種的蔬果,即摘即吃好新鮮。

非一般家常便飯

南生圍最有特色的當然是橫水渡,遊人總愛乘橫水渡過對岸,今次更特別,連人帶單車一同渡河,對我們來說自是新鮮體驗,但原來當地居民早慣以單車代步,單車坐船是家常便飯。
說起便飯,這單車團本身包一餐,直接到其中一個原住民家用膳,這頓普通不過的家常菜,你平時絕對吃不到,因為南生圍有的是田地與魚塘,魚即撈即煮,爽甜生菜和菜心自家種植。我最愛蘿蔔燜臘肉,蘿蔔多汁鮮甜,街市貨不能媲美;檸檬蒸烏頭有傳統風味,魚肉嫩滑全無泥腥味;梅菜蒸扣肉極惹味,連梅菜也是自家醃製,味道不太鹹。吃過午飯,還有甜品,屋主保留傳統柴火烹煮方法,蒸出來的缽仔糕香甜有柴火香,好吃!

■缽仔糕

■無大魚大肉,但吃得滋味又滿足。

■檸檬蒸烏頭

■蘿蔔燜臘肉

無車邊境路

吃飽飽有氣力,經豐樂圍往最後一站邊境路,豐樂圍位於濕地保育區內,當中43公頃土地已於1995年被劃為米埔后海灣拉拇薩爾濕地,建議慢慢踩,可細心欣賞沿路風景與生態環境。
穿越豐樂圍漁塘,進入邊境路,車輛不能駛進邊境路,不用擔心有車輛經過,可專心享受踩單車樂趣。平時返深圳揼骨要到落馬州過關,今次靠雙腳踩單車,鐵絲網的另一邊就是深圳了。深入邊境路,最終會到達鐵橋,從鐵橋回望,身後高高的樓宇就是天水圍市中心了。

■人在鐵橋,可遙望天水圍市中心樓宇。

■鐵絲網的另一邊就是深圳了!

1.BT單車站
2.樹屋
3.橫水渡
4.觀鳥點
5.邊境路
6.鐵橋

跟團去

團名:南生圍龍騰虎躍行大運
日期:1月25日
費用:每位$168
查詢:BikeTravel(24702138)
註:自備單車,或跟團到BT單車站租車,每車$20
網址: http://www.biketravel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