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電影票房時有新高,香港導演拍出過億票房的電影已不算新鮮事,不過,論成績最好實非徐克莫屬,由他導演去年底在內地上映的《龍門飛甲》,雖然同期面對內地國寶級導演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挑戰,仍創出4.9億人民幣(約6億港元)的票房,破盡香港導演在內地的成績。
內地電影總票房去年再破百億,今年勢將再創新高,令近年不少香港導演都致力拍攝合拍電影,先後已有超過10位香港導演做出過億人民幣票房,包括最早陳可辛的《投名狀》、王晶的《大內密探零零狗》、葉偉信的《葉問》系列及陳德森的《十月圍城》等,《十》片的2.9億人民幣票房更成為港導演的紀錄,但比起內地導演如姜文《讓子彈飛》的7.3億人民幣及馮小剛《唐山大地震》的6.4億人民幣仍有大段距離。
不過,情況在去年的內地聖誕黃金檔有所改變,徐克導演的3D電影《龍門飛甲》跟內地導演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同期上映,憑武打及3D效果《龍》片在開畫首日票房曾超越《金》片,雖然第二日《金》片票房已追回,但已是不錯開始。
摸熟內地人口味
經過元旦等假期踏入2012年,根據內地統計,截至大前日《龍》片票房已經達4.9億人民幣,雖然仍落後於《金》片的5.4億人民幣,但對香港導演來說無疑打了一枝強心針。可惜的是,《龍》片主要演員都來自中、台兩地,香港演員劉家輝及樊少皇只是閒角。
其實徐克在內地浸淫多年亦開始摸索到內地觀眾的口味,當然亦有賴同期只有《龍》、《金》兩片獨大,少了荷李活電影的挑戰。
香港觀眾未接受
《龍》片在內地氣勢不俗,票房有望挑戰6億人民幣。然而,《龍》在港卻不太受歡迎,截至前日只有563萬港元票房。撰文:何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