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出過敏原 - 嚴浩

要找出過敏原 - 嚴浩

「我現居蘇格蘭,女兒十九個月大,由兩、三星期起已經患有濕疹,起初只是臉上,兩個月時手腳上也有。醫生最初用弱性類固醇,濕疹退了,但停用又再起。我先生的家族有遺傳濕疹,是由食物敏感引起,他們全都對牛奶、雞蛋和果仁敏感,還有個別則對其他食物敏感,醫生便署方一種低敏奶粉叫Nutramigen,轉了奶粉明顯有好轉但濕疹沒有退去。四個月大時,濕疹是中等程度,皮膚很乾燥,署方Epaderm作補濕,洗澡用OilatumPlus,用強一點的類固醇,臉上用Daktacortointment,身手腳用Eumovateointment,還有一種叫Ichthammol不含類固醇,還有穿純棉的衣褲,晚上塗好藥膏再穿,這種療法叫drywrapping。用了這療法後,濕疹沒有退去只是沒有惡化。到她一歲大,用的類固醇又較高一級,也驗血,檢查食物敏感源,她也是對牛奶、雞蛋、小麥和花生敏感……其他食物例如橙、提子等酸性食物對臉的影響最大……隨着年紀長大,抵抗力比之前好,敏感反應也較小,醫生說小孩對奶、雞蛋和小麥敏感通常都可在五至七歲會好,果仁敏感就不會好……」
以上的西醫療法讓大家參考。來信又說:「小兒濕疹真是十分痛心,要很多愛心去照顧,最重要是找出過敏原。Northpoint」
感謝「北角」讀者的分享!
(「讀者PK濕疹實錄」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