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每年進口十多萬公噸藍鰭吞拿魚。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去年初在本港市面抽取了22個藍鰭吞拿魚的樣本,送往西班牙的大學作基因分析,證實當中12個屬瀕危的大西洋藍鰭吞拿魚品種,1個更是極度瀕危的南方藍鰭吞拿魚品種。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主任杜偉倫指出,歡迎和之味集團不再競投「日本一」,部份品種吞拿魚由於濫捕,正面臨絕種,所以應推動本港食肆停售瀕危的大西洋藍鰭吞拿魚。大西洋藍鰭吞拿魚的貿易受國際大西洋吞拿魚保育委員會監督,出入口有紀錄。中國是締約國,但公約未伸延至香港,不法商人可能將非法撈捕的大西洋藍鰭吞拿魚輸入本港,甚至經港輸入內地。他們促請港府盡快將公約伸延至本港。
日本是藍鰭吞拿魚的最大消耗國,全球藍鰭吞拿魚的魚穫有3/4是給日本人吃下,導致全球藍鰭吞拿魚的數量銳減。因此國際大西洋吞拿魚保育委員會前年11月通過減少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捕撈藍鰭吞拿魚的配額,由每年13,500公噸減至12,900公噸。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