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要破解「計劃電」和「市場煤」的長期矛盾,中國主要發電商中國電力(2380)董事長李小琳建議,應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推進煤電聯營,並設立專門的煤電聯營的協調組織。
中國「計劃電,市場煤」由來已久,因煤價大幅上漲而電價漲幅有限,迫於發電企業大面積虧損後要求提價的壓力,中國政府去年12月起上調電價,這也是去年第三次上調電價,同時對電煤實行臨時價格干預。
李小琳昨日對新華社稱,當前電力行業面臨四大日益凸顯的矛盾和問題,包括電力體制改革滯後,導致煤電關係至今尚未理順,火電連年巨額虧損,嚴重挫傷了發電企業的積極性,局部地區出現電荒危機。
核心技術尚待改善
她提到電力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目前火電能效利用率較高的也就40%左右,風能整機效率只有30%至40%;特別是新能源產業,一些關鍵零部件、材料依靠進口,核心的關鍵技術尚處在引進消化、聯合設計階段,缺少自主知識產權。
李小琳建議,為促進電力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國家應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理順價格等相關要素關係;同時,電力企業也應在結構轉型中承擔起更重要的使命。此外,結構性矛盾突出,隨着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和消費結構持續升級,能源需求呈剛性增長;同時火電連年巨虧,可持續發展遭遇嚴峻挑戰,以及環境壓力日益增大。
據預測,今年春季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將達3000萬至4000萬千瓦,而且區域性、結構性電荒有成為常態的趨向。
李小琳稱,應深化電價體系改革,理順價格機制,使得發電環節的競爭和經濟效應傳導到最終的消費端。國家宜設立專門的煤電聯營的協調組織,破解「煤電頂牛」僵局,引導推進煤電聯營、一體化,應加大力度整合煤炭產業,提高央企對煤炭資源的控制力。
她還建議,應積極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為電力能源的可持續發展開闢新路;並應儘快制定國家層面的清潔能源技術創新規劃,提高核心關鍵技術的創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