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羅兵咸永道資本市場服務組合夥人陳朝光(圖)表示,香港出現人民幣新股是必然趨勢,多方亦就此於過去一年作出很多準備工作,惟如資金池及如何將資金滙回內地等問題,仍須進一步研究,現難估計何時出現第一隻人民幣新股。
人幣新股屬必然趨勢
羅兵咸估計,今年將有100家公司來港上市集資,預期集資額2000億至2300億元,較去年最多下跌約26%,並預料新股平均市盈率介乎10至20倍。該行統計,去年香港新股集資總額約2701億元,連續3年成為環球「集資王」。
陳朝光表示,預測主要是反映該行看淡今年大圍經濟環境表現,如一直纏繞市場的歐債問題,似有深化迹象,故對今年新股市場持審慎態度。他相信,零售及消費類股將繼續是今年新股主題,惟亦會有能源、礦業及金融類來港上市。對於多年來只聞樓梯響的內地國際板,他指目前難以估計出台時間。
另綜合8家券商數據,公開發售昨截止認購的滙力資源(1303)、柏能(1263)及華眾(6830),單計孖展認購金額柏能及華眾仍未足額,滙力繼續無孖展。開世(1281)及允升(1315)有小量認購,聯合水泥(1312)孖展則微升至252萬元。瀚洋控股(1803)錄大額孖展認購,令孖展認購額增至1210萬元,公開發售部份已足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