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港約7.3萬名中六生,大部份於昨日應考文憑試模擬試,作為三月正式考試的「熱身」。考評局昨先派發中文科練習卷,其中作文題要求學生寫個人閱歷、分析快樂和物質的關係。資深中文科老師及補習天王指,年青人對生活觀察流於表面,「老餅先會有深嘅體會,佢哋咁細個,難攞分。」
記者:彭美芳 倪清江
中文科作文卷佔整體的評分20%,設三題,考生要於90分鐘完成,試題包括記敘一件重大抉擇經歷、分析快樂和物質的關係及《莊子》蝸角之爭的漫畫的寓意題。廠商會中學中六的李樂燊表示,他選答了寫議論文,分析快樂和物質的關係。他說:「一旦誤解漫畫嘅喻意,會全題失分,而我冇乜難忘事,所以只能答議論文。」
學生經歷少難攞分
該校資深中文老師何慧微分析,今次作文題目強調考生的人生閱歷。她指中六學生人生經驗少,見識有限,難有深刻經歷,文章易因無內容而失分。現代教育中文補習天王周勤才說:「今次作文卷對考生嚟講係災難,佢哋人生經歷少係死症,老餅先會有深嘅體會。佢哋咁細個體會嘅嘢少,難攞分。」他建議,選答這類題目的考生應先多做準備,惡補人生哲理概念。
另外,中文科閱讀能力卷佔總分20%,75分鐘完成。考試選用龍應台《目送》及《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散文,以及文言文《史記.儒林列傳》節錄。
考生認為問題刁鑽
李求恩紀念中學中六生游子峰是前年末代會考生,後轉讀新高中五,他指閱讀能力卷比他當年應考的同一試卷淺,有信心得四級或以上成績,而新制考生蘇巧儀曾讀過《認》一文,但指問題刁鑽,「睇過都唔識答。」
該校中文科副科主任張滿堂認為,練習卷深淺度介乎舊會考至高考之間,有兩處明顯改善,一是過往備受批評的奪命四式題,要考生判斷句子正確、錯誤、部份正確或無從判斷,刪去「部份正確」選項,令考生更易選擇;二是減少填充,以短答取代,更能夠考到考生的語文水平。
對於外界批評考評局於正式開考前兩個月才派發練習卷,考評局昨反駁,做法是應學校要求,完成新高中課程才有能力應付。練習卷可讓當局進一步了解考生的水平及常見錯誤,建議考生應試前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