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卸責林鄭暗斥行政署要揹鑊

互相卸責
林鄭暗斥行政署要揹鑊

政府仍在追查退伍軍人桿菌入侵門常開的原因,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昨為轄下的水務署護航,指水務署已按程序為供水系統消毒,供水後大樓用戶有責任清潔供水系統,暗指負責管理總部的行政署要為事件揹鑊。
林鄭月娥與周一嶽昨會見記者時,答問環節甫開始,記者即追問事件是否與門常開趕入伙有關,林鄭月娥與周一嶽「你眼望我眼」,最後周「捱義氣」,回答了這個不屬其政策範圍的問題。
林鄭其後企圖為屬下部門開脫,指政府總部有按水務署要求,申請水錶前以氯化水徹底清毒水管,並以食水沖洗。政府總部大樓當時已按程序消毒,水務署正式供水後,用戶有責任保持清潔,暗指行政署未做好把關工作。
她承認,現行水質檢驗未要求驗退伍軍人桿菌,因桿菌在水自然存在,世衞也無相關要求。水務署於02年雖展開自願性大廈優質食水計劃,鼓勵用戶每3個月清洗水缸及檢查供水系統,但總部大樓未加入計劃。對於哪個部門要為事件負責,她竟說︰「我唔知道家喺咩層面追究呢個責任。」

議員促公開設計圖則

行政署發言人表示,政府總部大樓的供水系統何時開始運作由各部門決定,大樓入伙後供水系統保養及清洗水缸等由承辦商負責,同樣企圖卸責。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批評,當局迴避行政署的責任,署方應盡快交代政府總部啟用前後,就供水系統進行的檢測及保養詳情。
政府總部承建商金門—協興聯營有限公司稱移交樓宇前已根據指定程序清洗水缸及水管。本報昨分別向建築署、行政署及立法會秘書處索取新政府總部及立法會大樓的圖則,但未獲提供。陳淑莊已去信行政署及立法會秘書處,要求公開圖則,因不少專家質疑爆菌與大樓水管設計有關。
建築署署長梁冠基稱會檢視水管設計,是否有個別喉管位置因流動性較低易積暖水,令細菌滋長。他又指大廈喉管是不銹鋼製,屬認可材料。《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