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證融保計劃遭冷待花旗促減保費刺激需求

按證融保計劃遭冷待
花旗促減保費刺激需求

【本報訊】出口轉差、銀行「落雨收遮」雙面夾逼,中小企熱切期盼政府「特別信貸保證計劃」(下稱特別信保)重出舞台的呼聲四起,而政府致力推動的替代計劃——按揭證券公司「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稱按證融保)卻坐冷板櫈,出台後11個月僅有7.7億元貸款申請,為前者冰山一角。 記者:李芳芳

花旗香港商業銀行主管兼董事總經理郭炬廷接受訪問時表示,相信政府重推特別信保的可能性不大,經過優化的按證融保已可承接特別信保的再融資;若按證融保可降低保費,及隨着特別信保的貸款今年陸續開始到期,預期可刺激按證融保的需求增大。

貸款額僅7.7億

由工業貿易署統籌的特別信保,08年底出台兩年共批出954億元貸款額,涉及近4萬宗申請,有四成屬循環貸款,當中八成屬4至5年期,換言之,逾300億元循環信貸將於今年底起陸續須續期。按證則披露,去年初推出的按證融保,截至去年11月底有224宗申請,涉及7.7億元貸款額,平均息率約5至6厘。
較去年10月初放寬可承接特別信保的循環信貸時的6.9億元,近2個月僅增11.6%;按證目前亦暫未收到特別信保再融資的申請。這意味按證融保在近一半時間,中小企貸款額卻不足特別信保的1%,有天與地之別。
銀行面對外圍不穩紛紛收緊信貸,有商業銀行主管承認,現已基本不會批出無抵押貸款,即使批出亦會收取較高利息,但歡迎中小企參與政府擔保的貸款計劃。
郭炬廷坦言,相信政府更傾向以按證融保承接有關的到期貸款,不大可能重推特別信保,因該計劃牽涉公帑擔保額達1000億元,令財政壓力較大;而且中小企過去兩年擴充策略較保守,現金流未致太緊,即使再有第二次經濟危機,所受衝擊將較08年弱,預期不會有大量企業倒閉。他承認,目前按證融保的市場用量較少,相信主因不少客戶仍在使用政府擔保八成貸款的特別信保等計劃。
該行客戶的特別信保貸款將於今年中開始到期,會鼓勵客戶以按證融保承接到期政府擔保貸款。

盼再推特別信保

中華廠商會副會長羅富昌表示,中小企目前借貸不易,抵押貸款都加息不少,若政府可再推特別信保,中小企可獲相宜息率及更大貸款額渡過難關。中小企業總會副主席劉炳均則支持以按證融保承接,指以往部份中小企即使符合資格向銀行申請貸款,都選擇特別信保以減少利息支出,計劃有被濫用情況。
工貿署發言人稱,有需要時會推出適時有力措施幫助業界。按證發言人表示,不少中小企仍獲政府特別信保及「中小企業信貸保證計劃」擔保,當這些貸款陸續屆滿後,預計企業長遠對按證融保會有一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