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治療掀革命生殖細胞製人工精子

不育治療掀革命
生殖細胞製人工精子

德國和以色列的科學家,在生育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透過從老鼠睾丸抽取出生殖細胞(germcell),首次成功在實驗室培育出人工老鼠精子。研究員深信有關技術最終可應用在人類身上,讓不育男可生育含有自己基因的孩子,而毋須再靠捐贈者的精子。

人工培育精子技術,讓不育男士可傳宗接代。互聯網

精子健康 無基因受損情況

研究員首先從老鼠的睾丸中,抽取出一些生殖細胞,然後以一種名為「瓊脂凝膠」(agarjelly)的化合物包圍着生殖細胞,藉以模擬細胞存活在睾丸中的環境。經過反覆嘗試,終於成功在實驗室培育出可繁殖下一代的人工老鼠精子,而精子「看來相當健康,也沒出現基因受損的情況」。有關研究結果近日在英國權威科學雜誌《自然》中刊登。
有份參與研究的以色列本古里昂大學教授胡萊赫爾坦言,他們花了數年時間研究才得出這結果,現已着手進行新實驗,希望盡快將有關技術應用在人類身上,「我相信科學家最終可在實驗室培育出人類精子,刺激精子產量」。
英國生育專家戈登亦盛讚研究結果,將會為生育治療帶來革命性變化,讓不育男也有望生育含有自己基因的孩子。
男性不育問題在過去50年間越來越嚴重,有人將部份責任歸咎於環境污染,以及塑膠包裝含有雌性荷爾蒙,導致男性精子數目急劇下降。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