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醫學昌明,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令不少受傷患困擾的運動員,如NBA湖人球星拜恩,可以脫離傷痛的苦海。亦有球員深信古法更好,如塞爾特人前鋒彼卓斯,早前就遠赴中國少林寺,接受中醫療法。各「醫」各法,目的都是根治傷患。
左腳踝和右膝的傷患,近年都經常令拜恩極之頭痛。更慘的是自03年起,他已經前後動過3次手術,依然未能擺脫膝傷的纏擾。拜恩最後決定於去年10月前往德國,嘗試新療法富血小板血漿療法Platele-richPlasmaTherapy(PRP)。其實他以前已經到過德國,但相信因當時技術未成熟,所以效果不大。這療法是將患者血中的血小板和生長基因分離,再將只有血小板的血漿注射入傷患處,加快復元速度。
彼卓斯少林寺治膝傷
接受治療後的拜恩於12月初季前訓練營,表示傷患已經痊癒:「我感到更強、更快,可以鏟籃或博犯規得分了。」而湖人開季後的6場比賽,拜恩不時入楔鏟籃,速度雖不及年輕時般快,但卻有當年之勇,令拜恩進攻手法變得更多。
拜恩對PRP讚不絕口,但浸大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對功效有所懷疑:「暫未有文獻支持PRP的效用,在科學角度上,若療法真的有效,其他運動員也會接受同樣治療,說不定此舉是出於宣傳。」
當然,治療方法多多,古今中外不無奇法。彼卓斯上季效力聯盟中有最佳醫療團隊的太陽,在季末右膝受傷,但在封館期間,球員都不能與球隊有任何互動;彼卓斯把心一橫,到中國河南少林寺尋求治理。少林僧侶以中國傳統療法:針炙、穴道按摩、拔罐,為這名法國球員療傷。雖然未有完成療程,但彼卓斯離開中國時表示已經不再感到痛楚。
早在約10年前,澳洲游泳隊率先採用冷凍治療法,根治肌肉纖維輕微損傷,過程跟浸芬蘭浴相似,泳手完成練習後,先到水溫只得攝氏5至10度的冷水池浸1分鐘,然後到40至45度暖水池浸3分鐘,重覆做3次,雷教授補充:「療法的確有助加速恢復效力,但絕不適用於扭傷和韌帶創傷。」
香港運動員療傷方法亦趨多元化,體院和浸大在10年5月合作,成立專為精英運動員而設的中醫診療中心,提供中醫藥治療服務,運動員有多一個選擇之餘,亦減低誤服禁藥的機會。藥檢是職業運動員生涯的重要一環,一旦「肥佬」,極有可能換來停賽的後果,故無論睇中醫或西醫,職業運動員都會表明身份,並需出示禁藥清單,避免誤中地雷。
富血小板血漿療法
Platele-richPlasmaTherapy(PRP)
《體育通識》
賽前賽後預防緊要
職業籃球比賽較多身體碰撞,更容易受傷,並不是只是高便可以統治籃壇,如中國中鋒姚明有7呎6吋,但最終因傷退休。賽前賽後治療是預防的措施,如球員們賽前要約1小時拉筋及包紮足踝等,在賽後亦需要在膝蓋及足踝作冰敷,以讓受壓的腳舒緩壓力。
藥物治療要小心
運動員服食藥物治療需特別小心,若有任何閃失,隨時賠上名聲和事業。10年9月,香港羽毛球手、前世界「1姐」周蜜(圖)被驗出服用禁藥「克倫特羅」(Clenbuterol),被判罰停賽兩年,震撼全球體壇。當時有報道指,周蜜6月在新加坡比賽時,自行服用中成藥「牛黃解毒丸」,疑因此出事。1年後,她突然開記者會,並出示獨立化驗所報告稱罪魁禍首源自受污染的豬肉,盼還一個清白。根據世界反禁藥條例,運動員一旦驗出服用禁藥,不能以不知情為抗辯理由,故她的禁賽令相信難以推翻。
馬家軍有食療秘笈
馬家軍曾於田徑場叱吒風雲,並於93年打破多項長跑的世界紀錄,而另類食療法正是他們其中一個成功原因。教練馬俊仁(右)曾向傳媒表示,馬家軍的食療秘笈,就是靠吃鱉精來恢復體力,令其徒弟可以應付超乎常人的運動量。除了鱉精,冬蟲夏草飲料也是馬家軍的秘密武器,據了解這具中藥成份飲品可以有效增強體力,並且提高血氧含量及迅速恢復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