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玩具出口佔了全球七成,在國外甚至有ToyTown(玩具之城)之稱,相信大部份香港人也不知曉。我們確實需要一個玩具博物館,讓本土玩具在歷史留名。這個搜羅了過千件展品的「玩具天堂||香港玩具文化與創意展覽」是起步點。各位玩具迷,去馬!
記者:何兆彬
攝影:伍慶泉
勤有功,嬉無益?
《通勝》中有一幅《項橐阻車圖》,相傳春秋時,孔子周遊列國。一天,7歲的項橐與小夥伴們在道上玩土石「築城」的遊戲,正碰上孔子至此,孔子於是下車請孩子們拆「城」讓路,項橐很有膽量地對孔子說:「自古只有車讓城,哪有拆城讓車之理?」此話讓孔子無可回駁,也令人反思「勤有功」是否就「嬉無益」的老舊思想。
50年代投入生產
港鐵調景嶺站對面,有一個貌似倒轉金字塔的建築物,這就是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是次展覽,就在這裏舉行。入口處放置了不少DIY手製玩具,其中有陶土、竹竿、布料以至紙張等材料,再走進去,飾櫃內有《通勝》、有眾多紀錄香港玩具的外地書籍,有軍事玩具、洋娃娃、玩具屋,當然也有死光槍!Joe講述香港玩具歷史:「1947年,丁雄照先生投資了五百萬,引入了塑膠工業,一個很大的數目!」牆壁上有一列燈箱,上面印有多年來玩具包裝上的香港身份,也就是一幕幕香港(在國際地位上)的歷史:「這十八個燈箱,由最左的50年代寫着『EmpireMade』,到了60年代變成『MadeinHongKong(EmpireMade)』,也曾出現過只寫着『MadeinHongKong』的,但因為當年還有些國家不知道香港在何地,而把貨品退回;到了70年代,英國殖民地在世界版圖上縮小了,開始不再用這麼霸氣的字眼,只使用『MadeinHongKong』這字眼,因為香港的工業發展了二十多年,大家都認同了香港的生產質素。」
展場的內廳一個角落展出了香港八個玩具老牌子,「這區叫ToyLegend(玩具傳奇),我們選了十間有代表性的品牌,例如V-Tech,這公司在教育玩具上是個先鋒,曾推出卡片機;另有Toymax生產的紅外線槍,如今新版的紅外線距離已達100呎,比以前大了差不多十倍;又如Matchbox(俗稱火柴盒車仔),它在80年代由一位香港人收購了,但它最厲害的不是火柴盒車仔,而是拖拉車仔」。展場另一邊則放置了受邀展出的創作人作品,亦有過百件學生有份參與的玩具創作!
讓玩具顯露價值
這次由香港玩具協會及香港玩具廠商會聯手舉辦的「玩具天堂──香港玩具文化與創意展覽」,搜羅了千件香港玩具,包括所有經典款式。問香港玩具協會的JoeChung(鍾燕齊)和BlueBox老闆楊子江先生這展覽的念頭何來,「我做玩具已60年,但發覺本土沒有場館會把我們的努力展現出來,於是想到辦一個玩具博物館,因為世界各地包括德國、美國、台灣、新加坡,日本甚至有好幾十個……所以我們想向政府申請辦一個,政府說『得,你去申請古物古蹟的保育計劃』,意思是要我們自負盈虧,自己管理,但我們搞玩具就得,你叫我們自己去辦嘛……所以這次我們向『創意香港』申請資助,他們贊助了這展館讓展覽開放三個月,好讓政府看到本土玩具的價值。」楊生說來有點欷歔。
楊生感嘆港人對香港玩具業認知實在太少。「因為香港人對香港玩具的認知好細,於是想趁這次搞展覽,有機會讓大家看看。至於創意香港則想讓學生看到香港的玩具業,其實我們這一行好需要人才,香港在國內設廠生產的玩具,佔了全世界玩具市場約七成。」七成這麼多?是只計生產,還是包含設計?「當中有些是代工(OEM),其實好多客人只提供意念,我們包辦設計和生產。現在香港政府也常叫我們要打響自己品牌,工業界的朋友也向這方向發展,因此也希望以後會有年輕人作為新血,能補上來。」他表示,經香港和國內出口的玩具,一年大概是1,500億件!「這個數字,一般市民所知不多!」
楊生60年代就加入玩具業,一做五十多年,他直言如今年紀大,很希望有年輕人能接棒。五十年來,有甚麼玩具令他難忘?「我60年代加入玩具業,最深刻的玩具很多。到70年代後,香港玩具一直進步,80年代難忘的玩具也很多,例如椰菜娃娃、忍者龜,甚至是80年代給香港人收購了的火柴盒──一間超過100年的英國企業。」椰菜娃娃、忍者龜都是80年代產物,如今玩具業的走勢又如何?「近年發展,多少有受到歐美的經濟影響,就算經濟差勁,家長們節衣縮食,也會買玩具給小朋友,頂多買少件衫!因此玩具不像其他行業那麼受到經濟環境影響。」這樣說相當樂觀,「但玩具有個特性,它變得好快,以往做玩具,例如車仔,可以賣幾年,但如今最長只有兩年貨仔!特別是科技化的玩具,例如有陣子iPod受歡迎,大家就要照着那條路去做,幾受歡迎都好,只有兩年。從前我們做嬰兒學前玩具,可以賣幾年,所以這一行投資好大。」每個設計只有兩年壽命,那麼LEGO又如何?「LEGO是長青樹,那是異數,雖然基本也是那些塑膠積木,但造型和主題也在不停轉變,例如近年也加入《星戰》等主題元素,方可大賣。」
成人也要玩玩具
這麼多年來,玩具有甚麼變化?Joe說「像學前玩具,越來越重視安全性,也重視互動功能;軍事玩具,在生產技術上也大躍進,並且在生產前收集了大量資料;新出的單車,可以直駁電視,看到自己駕駛的畫面,新推出的小恐龍玩具,內置了人工智能,你摸它,跟它說話,它會有反應,而因為價格較高($800美元,約$6,000多港元),它的顧客層也不是針對小朋友,而是35歲以上的成年人!」
對於辦過多次玩具展的Joe來說,以往都是他個人籌辦,「這次和商界及政府合作,所以好不同。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開辦工作坊,我們向幾百間學校發邀請信,回信感興趣的,竟然大部份是女校,我們以為做玩具都是男孩多,但女孩子做玩具,原來想法好不一樣,感覺很特別。其中她們提出了好多想法,很有創意,但能否做出來,那是另一個問題了。」學生參與創作,但其實大家之前都沒有設計玩具經驗,楊子江先生對此甚表樂觀,「香港有個優勢,就是我們有60年的經驗,會叫香港做ToyTown。我們年紀漸老,很希望有人能接力。」最需要甚麼人才?「香港最需要意念設計的人才,能由無到有,再放諸市場,這正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的。」
最愛乜嘢玩具?
玩具天堂——香港玩具文化與創意
日期:即日起至2012年3月19日
時間:每日10am-7pm
休館:1月7日、逢星期二及公眾假期
地點:將軍澳景嶺路3號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港鐵調景嶺站)
免費入場
查詢:27323111/27323150 http://www.toysh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