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概念股追隨者,怎會放過中國每年公佈首部重頭戲──「中央一號文件」,自04年起,連續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以「三農」為主題,這主題炒足8年,永無失手。愛炒政策股的投資者,已緊盯任何政策消息,免失發達機會。不過,在環球經濟復蘇能力弱的前提下,炒政策股與炒消息股的步伐幾近一致,即快閃。
中小企續做快樂唐僧
民以食為天,「三農」依然當紅,不用多說。至於仍是弱者的中型、小型、微型企業,在中央祝福下,繼續做快樂唐僧。踏入2012年,財政部、工信部隨即向他們報喜,由今年起,30%以上政府採購將面向中型、小型、微型企業,越弱的獲補貼越多。換言之,工業股內誰當上中央庇護工場,誰有福了。小民與朋友說起此事,他最關心的是,呢個訊息是否代表中國經濟打不死,A股唔使死,港股都唔使睇得太差。
朋友連串提問,我手上欠水晶球,真的不知A股會否翻生,不過,小民對於中央幫弱勢企業買貨舉動,就唔會睇得咁樂觀,因為政府年年都要採購,今年只是硬性規定要向弱勢企業買一定金額貨品,即是說買家消失了,政府唯有出手。錢是阿爺的,地方政府或者部委奉旨完成採購令,大家開心,企業有生意,工人有工開,上街抗議活動自然大減。此大前提下,買回來的東西是否有用,懶理!
農民買洗衣機當米缸
事實上,阿爺的錢是否用得其所,官與民一直輕視,去年家電下鄉政策,內地傳媒一開始就報道不少農民因小恩,買了洗衣機當米缸。不過,商務部每月只管滙報家電下鄉銷情佳績,眼內看不見政策到底是幫企業還是害了消費者;是樂了炒家還是苦了用家,是否傷財,亦非關注點。
今時今日的救市政策,在炒家眼中只是走貨路線圖,若苦口婆心地向炒家解釋代表經濟如何大鑊,都會聽一聽,因為要確定快閃時間表。
郭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