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庭耀反駁郝鐵川 民調政治化

鍾庭耀反駁郝鐵川 民調政治化

【本報訊】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長郝鐵川早前點名批評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有關港人身份認同的設計「不科學」,左派報章隨即向鍾庭耀進行「批鬥」。鍾庭耀昨天公開反駁郝鐵川將學術調查政治化,並表明不會因為中聯辦的批評而影響是否在3月23日就特首選舉進行全民投票。

指批評過於籠統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上周公佈調查,指港人願認作中國人比率創12年新低,惹來郝鐵川高調批評。鍾庭耀昨於電台節目中指出,學者在80年代已用調查方法測量香港人身份認同感,指郝鐵川的批評過於籠統,而現時不少相關評論及指摘更有政治動機,不值得再糾纏,反問對方指:「點解過去咁多年唔出聲,現時至攞出嚟研究?」
鍾庭耀日前回應本報問及成為親中報章批鬥對象時回應稱,「親中評論文章的批評,已經超越了學術層面,很多都是無中生有」,強調會靜觀其變,再決定如何應對。他更指,相信文革式的批判和打壓,在文明社會沒有市場,重申99年港大民調風波期間說過,「一個鍾庭耀倒下,又算得甚麼?一個中心倒下了,還有千百個中心要建起來」。
鍾庭耀稱,3.23的全民投票能否成事,只會取決資金是否足夠及市民是否接受,不會考慮其他因素,香港作為民主社會,應多做民間投票,指今次電子投票預算成本只需50萬元,比政府的區選及立法會選舉的每票成本低,可起示範作用。他並指出,現時一國兩制發展較回歸初期退步,強調一國兩制設計的宏觀願望是希望對台灣起示範作用,但現時內地及台灣都不以一國兩制來討論兩岸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