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年伊始,再有嬰兒枉死。
近月有幅油畫在網上瘋傳,畫中的母親蝸居板間房,身體被四塊木板上下劏開,頭邊擺了電飯煲,腳旁放了火水爐。她屈曲身體躺卧,身下壓着一名嬰兒,似是沒有了生命,「劏開唔止一個生存空間,而係劏開一個人嘅生存尊嚴」。在臨屋區長大的32歲畫家淋浪說。
這幅油畫的創作靈感很悲哀。去年6月新蒲崗一個板間房家庭,一家三口棲身一張床,母親壓死剛滿月的親兒。淋浪寫了首短詩《很小》悼念,「這世界很小,像個井底,小得裝滿了我們。」他也畫了這幅《板間人》油畫,控訴的這一幕幕悲劇背後,剝奪生存尊嚴的地產霸權和財團壟斷。
盼喚醒社會關注低下層
淋浪說,小時候一家七口居於臨時房屋區,只得百餘呎面積,生活苦困,居住環境狹窄,但家家如是。他記得,一名居於天台僭建屋的鄰居,剛誕下嬰兒不久,從醫院接回家後翌日,把嬰兒意外焗死。那時候,他年紀很小,但這件事沒法忘記,「印象好深刻,我冇諗過20年後嘅香港,依然係有咁嘅問題」。
20年後嬰兒遭壓死,同樣發生在低下階層的居所,只不過天台屋換轉板間房,根本問題沒有改善,「香港係有錢咗,但貧富懸殊嚴重」。淋浪坦言,年青時曾錯誤以為政府所有施政也為市民着想,惟反高鐵一役,首次參與社運到接觸菜園村,看清地產霸權、財富不均,自始畫作增添社會現實。
淋浪家住西營盤舊區,近年多幢大廈被收購,等待建豪宅,炒高樓價,迫走低下階層,「住多兩年都冇得住」。《板間人》油畫在社交網站被轉載了近200次,淋浪說沒想過會引起很大迴響,只希望悲劇不再發生,也只想喚醒社會關注,「至少關心我哋身邊嘅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