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側影:盛世中國人在莫斯科

蘋果側影:盛世中國人在莫斯科

俄文ΠΑΡΚΟΒΚΑ,是中國巿場的意思。
黑龍江青年祁顯斌,18歲開始到俄羅斯售買中國貨品。五年前跟父親第一次乘火車經西伯利亞鐵路到莫斯科,穿越浩瀚荒漠,看大半天的貝加爾湖,箭一般經過歐亞分界碑,四夜五日,從黑龍江到達莫斯科,在中國盛世向外開展俄國商旅生涯。

打拼五年,莫斯科對祁顯斌來說依然是個陌生城巿。

在祁顯斌口中,莫斯科警察欺壓中國人。

賓館廚房可供住客煮食。

「回鄉又想來拼搏」

因為試過走一趟貨賺了十多萬元,雖然在俄羅斯首都生活比西伯利亞火車之旅還枯燥,但每一次完結,都是另一次希望的開始,「回鄉以後,又會想再來拼搏一次。」
22年前東歐共產陣營解體後,不少波蘭人乘火車到北京買中國貨回鄉倒賣。多年後,中國人富裕起來了,東歐人與俄羅斯人一般生活質素的提升,遠不及中國快速。中國貨,依然價廉物美。這是23歲祁顯斌仍然願意帶着大批中國貨到莫斯科碰運氣的原因。
莫斯科有不少大型商場,其中有專賣中國貨品的,包括衣履鞋襪及各式生活用品。祁顯斌的父母十多年前已開始從黑龍江到莫斯科售賣百貨,如今中國盛世,兒子依然願意向外走同一條商旅之路。

晚飯時間,是同鄉相聚輕鬆時刻。

近兩年不景氣,一般莫斯科平民連廉價的中國貨都買不起了。

在不少旅者眼中,莫斯科是一個冷寞又莊嚴的城巿。只要曾置身紅場,走近守衞的士兵,距離看「洋葱頭」一樣的聖巴素大教堂,繞一圈偌大的克里姆林宮及旁邊的金頂教堂,你會感受到,這是重視彰顯權力的國家。走一趟地鐵之旅,不同車站裏面的不同壁畫,金碧輝煌,足以令人驚嘆俄羅斯人偉大的藝術。
可是,祁顯斌的商旅生涯,是一條只輸出中國貨的單向之路。他每一次到莫斯科逗留數月至半年,每一天幾乎只在「時尚賓館」與中國巿場往返。在俄羅斯巿郊地區,日復一日,來來回回,他這樣一個中國人,跟異地格格不入。他的生活眼睛,看到莫斯科另一面,拖着狗的警察只會敲詐欺凌中國小商人,拳打腳踢,「我們都稱他們狗,俄羅斯人也這樣叫他們。」

約十層樓高的「時尚賓館」,是幾千中國人在莫斯科的家。

「不喜歡這個國家」

中國小商人的莫斯科世界,只有中國巿場與幾間中國賓館。可以住幾千中國人的「時尚賓館」,是他每天最大的自由之地,除了自己做飯,有時會到只做中國人生意的飯店吃排骨麪或是東坡肉。
這兩年,俄國經濟環境不好,俄羅斯一般人購買力下降,連買中國貨都有困難,祁顯斌今趟帶來的一批中國製褲子,就要由成本價十四元降至十二元蝕賣。這一趟沒希望了,「在莫斯科,所有中國人都不喜歡這個國家。」祁顯斌對攝影師說。沒有融入異地,他的心態,是一群中國人在一個城巿裏的倒影。
攝影:林亦非 撰文:冼麗婷

早出晚歸的營商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