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陳腔濫調大家聽得多了,「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支持他的女人」,這個絕非必然,女人的支持不一定成為男人成功的動力。有些男人是爛泥,根本沒法子扶上牆。我更相信網民的改良版:「每個偉大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看不起他的女人。」有時候,被蔑視、被輕侮、被鄙薄反而激發起某些人潛在的力量,形成蛻變的動力。對男人如是,對女人亦然。如果徐志摩像愛林徽音或者陸小曼那樣愛慕張幼儀,說不定,張幼儀就真的成為徐志摩口中的「小腳」女人了。
張幼儀是徐志摩的髮妻,15歲便成為徐家婦,但從婚前,到婚後,徐志摩一直視她如透明人。徐以「小腳與西服」形容兩個人格格不入的關係,但其實出生於1900年的張幼儀並未纏足,並且接受過教育。追求摩登與浪漫的徐志摩,對髮妻的極度嫌惡,極有可能是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對毫不浪漫的古老習俗的極度嫌惡的投射。
1920年,20歲的張幼儀前往歐洲與丈夫團聚,其時徐志摩正瘋狂熱戀林徽音,不過,這不妨礙他令妻子懷孕。妻子懷孕後,徐志摩着她獨自去打胎。那是90年前,打胎是很危險的事,不難想像一個人生路不熟、言語不通的東方女人的徬徨與無助。張說,「聽說有人因打胎而死。」徐譏諷道,「聽說火車還會失事呢!難道都不坐火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