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索價 終極加費4.9%中電加幅削半仍賺到盡

開天索價 終極加費4.9%
中電加幅削半仍賺到盡

【本報訊】官民圍剿及輿論壓力下,瘋狂加價的中華電力在明天實施新電費的最後限期前,昨宣佈將電費加幅進一步由7.4%下調至4.9%,較最初9.2%下調近一半。中電主要是透過剔除根本無需要的新增發電量的研究開支,及削減營運成本等措施調低升幅,但中電仍賺盡准許利潤。不過,多個團體批評,中電的做法是「開天索價」,最初向政府提交加費幅度時是存心「報大數」。
記者:蔡建豪 張文傑

連日被市民「鬧爆」的中電,在不足10日間,昨再宣佈進一步調低明年的平均淨電價加幅至4.9%。中電副主席阮蘇少湄表示,明年的每度電將由現時的94.1仙,調升至明年的98.7仙。其中平均淨電價則由現時的80仙加至84.2仙,較原來的85仙,加幅調低了一個百分點。不過,燃料費開支則由現時的14.1仙增至17.8仙,另外提供每度電3.3仙的地租及差餉特別回扣,抵銷部份電費加幅。

阮蘇少湄對「中電係唔係開天索價、落地還錢?」、「中電係咪仲賺盡9.99%准許利潤?」等問題,不是輕輕帶過,就是沒有回答。程志遠攝

燃料費加幅減完又加

基本電價的升幅減低,主要是中電將預算新增發電容量的相關研究開支,剔除於可賺取利潤的資本開支中。中電也進一步削減營運成本,以及將電費穩定基金的結餘水平,由三億元下調至相當於一日售電收入的一億元。事實上,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上周出席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會議時,已指出今年的用電需求已低於去年,未有需要將未來提升發電容量的研究及前期開支入賬,中電今年的營運成本也遠高於往年。
中電在本月13日初次提出加價9.2%時,建議實報實銷的燃料費由每度電14.1仙增至17.8仙,加幅達26.2%。在本月21日初次調低整體加幅至7.4%時,曾將燃料費調整至16.1仙,降低加幅至14.2%。不過,昨日的終極加價方案,卻又將燃料費回復至17.8仙,減低墊支燃料費的整體金額。中電只是透過未確實可獲得的、由政府退回的地租及差餉,提早以特別回扣發給用戶,抵銷燃料費加幅。中電也押後向商業客戶改變電價架構,維持現時高用量用戶獲得折扣的累退收費模式。

被轟理據形同玩泥沙

總括來說,在加價4.9%的最終方案中,中電仍是賺盡9.99%的准許利潤,與港燈拉上補下的調整方案無異。阮蘇少湄昨日未有正面回應中電是否仍然「賺到盡」,也未有解釋最初的9.2%加價方案是否開天索價,欺騙市民,只表示方案已向政府、市民及股東負責。
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昨日表示,中電進一步調低電費加幅,回應了政府早前的質疑。他強調,未見未來數年有需要增加機組以提升發電容量,中電原本要進行的研究及前期工作開支,正正是「過早及過大的開支」。
綠色和平項目經理張韻琪批評,中電在輿論壓力下一減再減,證明最初向立法會呈交的理據形同「玩泥沙」,開天索價報大數「搏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