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受污染 婦煲湯飲中毒口腫送院

淮山受污染 婦煲湯飲中毒口腫送院

【本報訊】市民進食來歷不明食物隨時出事!58歲婦人用朋友送贈、來源不明的淮山煲湯,出現口腔腫痛及痲痺等中毒症狀,即時入急症室。化驗顯示,淮山帶有化學物草酸鈣。專家懷疑淮山受草酸鈣污染致病人中毒,提醒市民切勿亂服不明來歷的食品。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中毒女病人稱淮山為朋友送贈,未知是否從店舖購入或從山上採摘,又無提及是否新鮮或乾製淮山。病人本月中飲湯後,舌頭及口唇即時腫脹、痲痺,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入院求醫,翌日症狀減退。餘下湯料化驗顯示,淮山含有草酸鈣,懷疑受到污染。但淮山來源無從追查。
醫院管理局中毒諮詢中心顧問醫生謝萬里表示,含有毒性的草酸鈣,多見於植物表面,作保護用途,本港每年都有數宗草酸鈣中毒個案,市民因誤服含大量草酸鈣的植物如野芋,或受野芋污染的蔬菜等中招。他指,未聞淮山有草酸鈣,估計出事淮山或受野芋等植物污染,而摻雜了草酸鈣。
草酸鈣不能用水冲走或熱水「殺死」,市民難以提防,宜避免進食不明食物,「食物一放入口就覺得乸,有怪味或臭味,就唔應該吞,唔舒服快啲求醫」。

紅梅谷行山染立克次體病

雖然未知病人是否服用新鮮淮山,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稱,近年港人流行買新鮮淮山煲湯,街市也有售。新鮮與乾製淮山分別不大,淮山本身有健脾開胃、補腎益精功效,深受市民歡迎,多用作煲湯、炆雞或炆排骨。他未聞淮山含可致中毒的草酸鈣。
此外,再有市民行山時,不慎被蟎或蜱咬傷而感染立克次體病。中心本月接獲六宗有關個案,病人52至69歲,分別有發燒、出疹症狀,其中四人曾被昆蟲叮咬。血液測試顯示,其中兩人感染叢林斑疹傷寒、三人感染斑疹熱,另一人未能分類。當中五人要入院治療。
調查指有四人在疾病潛伏期間行山,當中三人曾分別到過沙田紅梅谷自然教育徑。食環署已派人到教育徑滅蟲。立克次體為細菌,可致多種立克次體病,以叢林斑疹傷寒及斑疹熱在港較常見,該菌病媒主要為蟎、蜱、蝨及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