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贏官司先花賠款 「係咪影響司法獨立」

未贏官司先花賠款 「係咪影響司法獨立」

【本報訊】港燈與政府對簿公堂,要求當局退還多年來被高估的變壓站地租及差餉,最終勝訴,但至今未有將這筆巨額回扣款項納入加價計算,照加6.3%電費。與政府仍在訴訟中的中電昨日卻宣稱有信心勝訴,將這筆未肯定落袋的款項,每度電回扣客戶3.3仙。但有學者質疑,此舉可能影響官司公平性。有立法會議員也擔心政府私下與中電達成協議,要求公開交代詳情。
港燈發言人昨稱它與中電情況不一樣,強調現仍與差餉物業估價署商討地租及差餉退回款項的金額,並與環境局商討如何處理這筆退款。環境局發言人回應查詢時指,曾要求港燈沿用中電提供地租及差餉特別回扣方式,抵銷電費加幅,但未獲回應。
中電副主席阮蘇少湄表示,要求當局退還中電被高估的地租及差餉官司下月續審,諮詢律師意見後,有信心勝訴,官司雖仍「有風險」,不一定如願收回款項,也不肯估計金額,但中電仍以此可能「收入」作為可再度調低電費加幅的因素之一。

學者:輸咗邊個畀?

在中電和港燈這兩單官司擔任專家證人的經濟學者林本利,批評中電做法差劣,「好似政府輸梗咁,係咪影響咗司法獨立、法治精神呢?」他指電費加價牽連甚廣,估計中電勝訴可取回9至10億元,但官司未完,「中電如果輸咗,加少咗嘅差額邊個畀呢?點問市民收返?」他擔心中電此舉增加此案的法官和律師壓力。
立法會議員陳淑莊相信,法官及律師不會受中電言論影響,仍會依法公正審案。但她最擔心政府今次為令中電進一步降低加幅,私下與中電「傾掂數」,「呢宗係民事官司,兩方庭外和解達成協議就可以唔使再審」。她強調,中電打贏官司,少收的電費變相由政府支付,如中電敗訴收不到這筆回扣款項,之後再藉此提出加價,「最終即係叫市民畀返呢筆錢」。
陳淑莊指政府未就中電的地租及差餉問題表達取向,「政府好歡迎中電用呢個方法再減電價,政府唔通諗住輸梗?」她要求政府向立法會詳細交代事件,釋除公眾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