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吸內房醫藥股

低吸內房醫藥股

訪問中,盧偉良指出,其基金是較早的「淡友」,最大教訓是「沽早咗」,如去年年尾已經看淡水泥股清倉,但錯過今年初升幅,帶來一點損失,現時基金較防守性,而明年策略又如何?

捨棄出口內銀股

她認為,明年組合慢慢轉型,若到明年年中,市場清晰度及能見度提高,而市場亦已反映負面因素,到時將會是買入時機。她解釋,從估值角度看,亞太區(日本除外)現時市賬率(PB)約1.5倍,97亞洲金融風暴最差時約1倍,08年約1.2倍,她認為若PB有一成的調整,便可以慢慢入場。
盧偉良指,基金的主要持倉為電訊股、必需消費品股、能源股、煤炭股及石油股,今年有股息支持的股份股價表現較好,在其基金內亦有很多高息股,例如台灣及中國電訊股,而這個投資主題已持續了18個月。同時在這種市況之下,商品股、工業股、出口股,內銀股已成基金的「過去式」。
在基金偏淡的看法下,下一步的舉動是看會否再跌,一旦再跌而有放寬政策配合,她指出,基金便會變得較進取,開始趁低吸納大市敏感度高,或從估值角度看比較超值的股票,包括內房、水泥、保險、醫藥及非必需消費品。
明年至年中可能一直差下去,「去到年中地方政府頂唔順,有機會在房地產上暗地裏鬆一鬆」,利好部份內房股;而保險股則認為今年表現已很差,壞消息差不多已出齊;至於醫藥股,今年冇持貨,開始會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