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遲結婚、遲生仔,增加受孕困難,令「人工受孕潮」逐漸興起。統計處資料顯示,無論港男或港女,首次結婚年齡都不斷推遲,女性首次產子的年齡中位數平均為29.9歲。另有公立醫院接獲的高齡產婦越來越多,令懷孕的風險相繼增加。
增加人工受孕需求
沙田威爾斯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張德康稱,35歲或以上的高齡產婦比例,由過往約10%增至近年約20%,「港人要等大學畢業,搵到食、買到樓先結婚,所以遲結婚、遲生仔,增加受孕困難,唔單只高齡產婦多咗,也令不育嘅需求增加」。
統計處指,港人首次結婚年齡不斷推遲,近年為例,男性結婚年齡中位數由98年的29.8歲,推遲至去年的31.2歲。同期女性結婚年齡中位數由26.9歲推遲至28.7歲,顯示遲婚現象普遍。
醫管局現時有三間公院提供人工受孕服務,威院及瑪麗醫院每年分別提供500及600宗治療,包括私家症,廣華醫院每年有250宗。
獲臨床評估為合適治療的夫婦,可排期進行最多三次人工受孕。現時公營醫院的人工受孕服務輪候時間為11至31個月,上限為40歲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