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輔助生育技術發達,做人工受孕的不育夫婦上升,但也帶來多胞胎早產風險,加重公立醫院產科及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負擔。近年公院整體孖胎個案狂颷五成,屯門醫院今年更有65對孖胎及3對三胞胎出世,四成半正接受產檢的孖胎孕婦為人工受孕。專家警告孖胎早產風險高達五成,可致永久後遺症,提醒夫婦做人工受孕前考慮風險。記者:梁麗兒
公院09年每千名孕婦有17.5人誕多胞胎(即孖胎或以上),比05年11.7人為多,同期孖胎個案由465宗增加五成達699宗。統計處數據顯示,去年共有17對三胞胎,比09年14對三胞胎多,是01年以來最多人誕三胞胎的一年。
屯門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歐陽錦全指出,該院七成多胞胎來自本地孕婦,今年更接生了三宗三胞胎,全為本地孕婦,其中一人乃人工受孕。嬰兒全部未足月出世,體重介乎1.2至2.4公斤,需入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NICU)。其中兩對三胞胎同於6月出世,嬰兒佔用NICU逾半床位,最長留醫近一個月。
「唔係受孕就一天光晒」
該院調查正接受產檢的孖胎孕婦,47人中多達四成半為人工受孕,歐陽錦全直指多胞胎對孕婦無着數,形容為「雙面刀」,孕婦或滿心歡喜,其實危險重重,「因輔助生育而成孕,其實唔值得恭喜,唔係受孕就一天光晒」,孕婦併發症風險隨多胞胎而增加,如高血壓、糖尿病及死胎等。
其中孖胎的早產風險達五成,是正常孕婦的五倍;三胞胎早產風險更高達九成,故該院NICU經常爆滿,高峯期曾「夾硬」由11張加至13張床,他指「醫院唔係酒店」,加床殊不輕易,要增加護士及呼吸機等配套。早產引致發育不全的問題,可致嬰兒有永久後遺症,如腦部受損,建議不育夫婦做人工受孕前須了解風險。
發育不全可致永久損害
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稱,威爾斯醫院近年多胞胎個案也上升,多涉人工受孕,本地及內地孕婦各佔一半。多胞胎早產對NICU構成一定壓力,如孖胎25周出世,起碼要留醫至35周大才能脫離深切治療,嬰兒常有肺發育不全要儀器助呼吸,其次為心臟不全。若腦神經受損,長大後會走路困難或視力較差。
聯合醫院兒科部門主管陳衍標說:「生仔總數多咗,預期人工受孕輕微上升,本地人咁做係合法,無得控制,惟有增加NICU床位。」該院每年約有70對孖胎及一至兩對三胞胎出世。近年整體出生嬰兒增加,NICU爆滿率一度高達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