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大約每四至五人就有一人,在75歲前患上癌症。下月36歲生日的梁卉瀚(Rae),5年前患上肺癌。她在抗癌的同時,與10多名患癌青年以正能量共度難關,呼籲港人重視20至40歲年青癌症病人的需要。
記者:彭美芳
醫管局最新的癌症數據顯示,09年有25,977宗癌症新症,約十分一即2,589人是20至44歲的青年人;整體每四個男士有一人,或每五位女士有一人,在75歲前遇上惡性腫瘤。
腫瘤大小如網球
年輕肺癌患者Rae,五年前其父親發現她頸部異常粗大,檢驗後發現肺部有形如網球大小的基因突變腫瘤,腫瘤已侵蝕其支氣管,需要即時切除,換上人造支氣管,胸口自此留下近6寸長傷痕。
她現時仍接受標靶治療,病情時好時壞,接受訪問當日,她沒有刻意把疤痕收藏,不停咳嗽的她說:「身體抗拒啲支架,所以瞓醒會咳好耐。」
她認為本港關注年輕癌症患者不足:「香港有癌症病童、長者病人的支援服務,年輕患者要獨立,我係病人,但我唔係細路仔,仍需要工作、社交,特別女性注重外表,出得街見人,先可以保持自信心和正能量。」
醫生07年指她只能多活半年,經過治療後,病情穩定。Rae卻沒有多想自己的生命限期,反而在治療期間仍然要獨自生活、寫文章、做運動、美容化妝等。有份治療她的中文大學腫瘤學系教授莫樹錦說,因子突變的腫瘤服用標靶後,有六成人腫瘤會縮小,Rae屬於幸運兒,現時康復進度良好。
19歲的馬家欣更早患癌,癌症已伴隨她九年,雖然症狀令她感痛楚,但以學習小提琴及鋼琴抒發情緒,甚少缺課爭取時間學習音樂。20歲的陳思桓兩年前患上卵巢癌,她說當時其人生目標就是打針,每日都去打,爸爸更幫她打白血球針,最後打了一場勝仗,現時康復。
乳癌腸癌年輕化
莫樹錦說,女性較早做乳癌檢查,故乳癌越趨年輕化。腫瘤科專科醫生邵祖德則指,現代人飲食多油多脂肪,容易誘發癌症,特別腸癌個案已愈來愈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