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日本東北發生史上最強黎克特制九級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反應堆冷卻系統斷電,後備冷柴油發電機組無故失靈,最終使反應堆未能降溫。翌日起先後發生氫氣爆炸,大量輻射粒子飄浮至周邊地區。
日本一度對外隱瞞核災真相,只用人手灌海水冷卻反應爐,也試用水泥封住反應堆外殼裂縫,效果均未如理想,之後更計劃用特殊塑膠布包住外殼,但輻射不停洩漏。反應堆的輻射水平,在災後個多月仍過高。
輻射壓境,民眾聞核色變,遊客劇減。無論是外銷蠶豆,抑或東京食水、福島牛奶、茨城菠菜均被驗出有放射性物質。時任首相菅直人終在8月下台。
九個月過去,日本政府聲稱出事反應堆已進入「冷溫停止」狀態,情況已穩定。但有專家指,反應堆的放射物質需數十年才回復安全水平。有美國專家更指,福島核電廠今後20年都不適合居住,意味地震噩夢仍纏擾日本人,甚至世界至少10年。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