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拋18點房屋政綱冧中產

梁拋18點房屋政綱冧中產

【本報訊】樓價飆升,無殼蝸牛怨氣日深,引發社會深層次矛盾。下屆特首首要處理住房問題,參選人梁振英昨拋出18點房屋政綱,包括取悅中產,未來幾年每年讓5,000個符合居屋白表申請資格者免補地價買二手居屋,又令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復活。
梁振英昨早向傳媒簡介房屋政綱的理念,主旨是為市民提供置業階梯,他說一旦上任會推出各類房屋滿足不同階層人士。他指特首曾蔭權推出的置安心計劃規模小、未能滿足中產家庭的置業需求,建議覓地建另類房屋,形式可參考當年的夾心階層住屋計劃,以供入息高於居屋限額的人申請。

免補地價買二手居屋

曾蔭權復建居屋最快要數年後才落成,梁振英認為,這段期間可容許每年5,000名白表申請者免補地價買二手居屋。他昨在另一場合補充,未來數年公營及私人市場可提供4萬至8萬個單位。被問到有否評估一系列措施對樓市的衝擊時,他說政策要因時制宜、反應迅速、具透明度,並要慎重,不應衝擊樓市,必要時政府會退出市場。但如何退、退幾多,他未有多加解釋。
公屋方面,政府已公佈在未來5年興建7.5萬個單位,梁振英嫌進度不夠快,建議當中一半單位,即約3.5萬個提前在一年內完成。另外,由於公屋的三年上樓承諾不包括非長者的一人申請者,梁振英建議將35歲以上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縮短為三年。
梁振英的對手唐英年昨指,建公屋多寡要視乎需求,現每年最少要建1.5萬個單位,再加上循環單位,但是這個數字仍不夠,「因為家有好多喺公屋輪候冊嘅人,都話三年上唔到樓」。他表示,稍後公佈整體房屋政策時會交代細節。另一參選人民協馮檢基質疑,一年內建3萬個公屋單位基本上不可能,梁振英的建議反映他無心解決房屋由大地產商操控的問題。

梁振英房屋政策

‧制定長遠房屋策略,每5年檢討一次
‧提高土地供應透明度及持久執行能力
‧將空置或廢置政府用地、短期租約用地及工業用地改建為房屋
‧延長居所貸款利息扣稅年期至20年,免稅額由10萬元增至15萬元
‧興建類似夾屋的樓房,供入息高於居屋限額的家庭申請
‧新居屋推出前,在白表申請者中抽出5,000人,讓他們免補地價買二手居屋
‧未來5年興建的7.5萬個公屋單位中,一半提前在1年內完成
‧將公屋非長者1人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縮短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