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新手術 免磨蝕康復期由半年縮至六周

肩關節新手術 免磨蝕
康復期由半年縮至六周

【本報訊】肩關節是身體最常使用的關節之一,有骨科醫生表示,當肩關節受嚴重創傷、勞損,甚至骨骼碎裂,患者或要接受肩關節置換手術,傳統手術有機會出現人工關節與附近骨骼互相磨擦問題,導致關節再耗損;但採用新引入的反向肩關節置換術,則可避免關節移位導致的磨擦問題。
記者:郭慧嫻

平日刷牙、揮手或拿取物件,都需要使用肩關節。香港港安醫院骨科專科醫生莫華康表示,肩關節由四組筋腱包裹及穩定,從而可舉起或旋轉手臂。當肩關節骨骼受損或筋腱無法活動,肩關節活動不但受阻,也會引發肩痛。他指,除了骨質疏鬆患者易肩關節受損外,肩關節也會隨年齡增長出現勞損。另外,運動創傷、意外跌倒或撞傷,甚至是不經意的拉扯也可導致不同程度的筋腱撕裂,嚴重更會骨折。

以金屬人工關節代替

莫華康稱,筋腱撕裂可藉微創手術縫合修補,但筋腱重複修補無效或藥物等保守治療失效,加上肩關節骨折或出現移位時,需考慮接受肩關節置換術,以金屬人工關節替代已損壞的關節。他指出傳統肩關節置換術是把人工關節裝置入肩膀,當肩膀筋腱損壞失去穩定關節作用時,肱骨(即上手臂骨)往上移位,人工關節容易與附近骨骼互相磨擦,引致耗損。曾有病人接受傳統肩關節置換術後兩年,已出現關節磨擦問題。
本港去年引入「反向肩關節置換術」,莫華康表示手術會分別將球狀的金屬關節置於肩胛骨,以及將凹槽狀的金屬關節部份(似一個托)置於肱骨,利用「搖搖板」原理協助提升肩關節以外的肩膀肌肉拉力,替代已損壞的筋腱,恢復手臂活動能力,也可減低人工關節與附近骨骼接觸,避免磨蝕。

肩肌失功能者不適用

新手術源於法國,並在當地使用超過十年。莫華康表示病人術後康復期可由半年縮短至六星期,目前公營和私營醫院各已完成兩宗手術,療效滿意,有需要的公院病人可向醫生查詢。他指,新手術適用於骨骼碎裂或關節移位病人,中風或肩膀神經受損等肩膀肌肉失去功能的患者,或有肩關節感染,則不適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