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紐約的老友張文藝(筆名張北海),隔幾年就會來中港台旅行。每次來我們都有幾回聚首。這次他剛到香港時,我正在加拿大,等他去過台灣大陸後,再來港時已匆忙,只能一起吃頓中飯。
張文藝是張艾嘉叔叔,與我同年,以前在《九十年代》寫「美國郵簡」專欄,從文化社會現象看美國,生動有趣,較少華人作者有這種融入美國社會的角度。作家阿城自稱是「張迷」,不是迷張愛玲,而是迷張北海。十多年前,老張從聯合國的翻譯職位退休,寫了一部長篇小說《俠隱》,既是武俠小說,又是武俠的終結,背景是二三十年代的北平。故事也暗喻老北京的終結。
聚談中他說姜文正籌拍《俠隱》。以這小說的格局由姜文來拍,想必好看。他又談到一樁近事。他說他這次去北京,在鬧市一個商廈前,有一個年輕人走過來對他說,要不要到他們樓上做個手術,把他的眼袋割掉,可以讓他年輕二十年。老張覺得簡直不可思議。做手術是大事,怎麼會在馬路上拉客去做呢?整容生意拉客竟拉到七十多歲老頭身上,真是熱昏頭啦;既有這樣拉客就必定真有人願意隨隨便便跟一個陌生人去做手術,這只有一個解釋,就是在任何整容師或醫院的手術室做手術,其風險也同跟一個陌生人上樓做差不多了。他把這事告訴在北京居住的作家阿城,阿城說,你應該告訴這人:我好不容易留了二十多年的眼袋,怎麼可以隨便給你割掉?阿城有趣。在中國,大概處於把什麼老東西都割掉的時代。幾十年的積累都想割掉,哪怕是老人的眼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