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仲邦報道】有消費者使用力捷通信電話儲值卡致電國內,竟多次「飛錯線」到位於斐濟、夏威夷附近的基利巴斯共和國(Kiribati),每分鐘收費高達14.51元,比國內平均每分鐘收費一毫貴約145倍。有專家認為是電話卡公司系統出錯,令用家蒙受損失。
黃小姐兩星期前在深水埗電話卡店,購買兩張面值50元的銀山卡及長宏卡致電國內,使用三數次出現問題。「我打內地國家號碼86字頭,手機屏幕只係出6字,刪個6字再打返86同電話號碼,電話響但無人聽,再試結果一樣,張卡竟然剩番幾蚊」。力捷通信指她多次致電太平洋國家基利巴斯共和國,該國地區字頭為686,比中國字頭多一個6字。
已向消委會投訴
黃小姐說:「買卡時同職員講明打返大陸,兩張卡都冇寫可以打去其他國家,之前亦都唔知有呢個國家」,她懷疑電訊公司故意「飛錯線」多扣錢,已向消委會投訴。
力捷通信表示,黃小姐曾使用兩張電話卡共四次致電基利巴斯共和國,電話一接通後對方隨即掛線,每次一分鐘,共用約68元,電話收費由當地網絡提供者制訂。該公司指錯撥電話號碼後不可使用刪除鍵,必須先收線再重撥。
對此離奇「飛錯線」現象,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副教授張星煒表示,此類電話卡公司的營運模式是向外國電訊商支付較為低廉的接駁費,再向買卡人收取較高電話費,從中賺取差價。他指:「駁去呢啲國家,電話卡公司收嘅差價會比國內高。」若用戶買卡時未有相關收費說明,可向電訊管理局投訴。惟電管局回覆本報指不排除事主「㩒錯掣」,無法跟進此個案。
今年截至11月,消委會收到國際電話儲值卡投訴有48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