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少年黑仔」故事嘅旺角行人專用區,向來係街頭文化表演場地,但近年已經唔係由年輕人劇團獨領風騷。八方發現幾個懷舊歌舞兵團,近半年嚟先後空降駐場,吸引到唔少觀眾拍掌支持,絕對有潛質發展為第二個廟街,成為中年人嘅新蒲點。
荃灣歌壇「花姐」幾個月前率領一班叔伯兄弟,晚晚喺旺角行人專用區嘅黃金地段載歌載舞,夜夜笙歌。年近半百嘅花姐話有時跳咗成晚,都係得嗰幾蚊雞,搵唔到食㗎,只係成班鍾意跳舞嘅friends唔知去邊度wet好,落D都有最低消費啦,都係貪旺角街頭冇人收陀地又可以跳餐飽,實行自娛之餘又娛樂大家。
歌藝唔錯嘅東涌工人音樂社都係一班中年人,經常跨區去旺角賣藝。音樂總監Fanny姐話旨在以歌會友,似乎唔在意有幾多收入。輪椅哥哥Michael捧場客唔多,坦承無非為搵餐晏仔;近期應節仲唱埋聖詩,同市民一齊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