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獨家設商戶學堂 傳授經營之道蘇兆明扭橋 誓為領匯洗底

人物專訪:獨家設商戶學堂 傳授經營之道
蘇兆明扭橋 誓為領匯洗底

領匯(823)於2005年上市,曾引發社會很大爭議,並於立法會激烈辯論,反對與贊成意見對立,上市事件變得相當政治化。作為領匯主席的蘇兆明(NicholasR.Sallnow-Smith),他希望在任期內能改變市民觀念,令大眾覺得,「領匯上市是件好事」! 記者:周燕芬

如何處理領匯的政治化問題,他簡單直接指出,「只要提供更好的商業服務,只要租戶和消費者喜歡你的做法,政治紛爭自然會冷卻下來。但若提供的是壞產品,市民自然有理據去投訴。領匯正朝好的方面努力工作」。

蘇兆明希望任期內能改變市民觀念,體會到「領匯上市是好事」! 羅君豪攝

樂富廣場為領匯旗艦商場,亦是租金收入主要來源。

領匯重視與商戶溝通,蘇兆明(右)不時落舖了解需要。

2007年1月
樂富商場優化前,商舖門外擺滿貨物。

2011年4月
樂富廣場商舖已煥然一新,秩序井然。

為最低工資包底

例如為協助商戶做生意,領匯便創新推出全港獨有的商戶學堂。他指出,「領匯有數千個小商戶,學習如何營商至為重要,包括業務趨勢分析、鈔票防偽、商舖形象、員工儀表等。同時亦有助加強員工與租戶之間關係,在續租時即使商戶想交少些租金,亦會覺得這地方並非不值得留低以至需要離去」。
領匯亦開辦員工學堂,為員工提供培訓,為員工提供晉升機會以留住人才。領匯亦重視員工待遇,例如早前實施最低工資法例,領匯主動向外判商提出,會承擔新法例下外判保安清潔員工的額外薪金成本,雖然領匯與承辦商的合同早於法例通過前已簽訂。
他表示,「這並非福利,領匯相當重視員工工作時的感受;若員工不滿其工作待遇,他們將不會為你提供良好的工作服務。前線工作人員更直接面對客戶,並因而影響公司與客戶的關係」!

蘇兆明(右)早前獲董事學會頒發最佳董事大獎。 羅君豪攝

盼為「吸血鬼」平反

領匯管理層並與政界及專業工會保持密切溝通,上年度便舉行了18次會議,收集對方的意見。
另外,對於社會企業責任一詞,他亦澄清了社會存在的一些誤解。「不少人認為私人企業對社會有害,商界是『吸血鬼』,企業透過花錢來減低其罪咎」,他強調香港相對於世界不少地方,各階層均擁有較佳生活質素,這是因為私人企業在港投資,向政府交稅,政府從而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
「還有社會企業責任,實際是企業工作的一部份,例如領匯為市民提供良好的購物地方,讓他們購買喜歡的東西,商舖賺錢,領匯才能因此獲利。對領匯而言,市民、租戶、投資者同樣重要」。

蘇兆明簡介

.61歲
.07年4月起出任領匯主席(獨立非執行董事)
.於英國及香港之金融財資領域擁有逾35年經驗
.2000至07年曾任香港置地行政總裁
.大新金融及大新銀行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永利澳門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香港管弦樂團董事
.香港青年藝術協會主席
.香港財資市場公會議會成員
.香港英商會總務委員會成員
.AFS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主席

蘇兆明金句

◎「只要提供更好商業服務,只要租戶和消費者喜歡你的做法,政治紛爭自然會冷卻。」
◎「若員工不滿其工作待遇,他們將不會為你提供良好的工作服務。」
◎「不少人認為私人企業對社會有害,商界是『吸血鬼』,企業透過花錢來減低其罪咎。」
◎「領匯有數千個小商戶,學習如何營商至為重要。」

另類意見
痛恨干預籲佔領華盛頓

全球近期爆發針對金融界的「佔領華爾街」行動,曾任渣打銀行東北亞區行政總裁的蘇兆明持不同意見,他個人認為應改為「佔領華盛頓」行動,要求政府不要再干預市場,會更為適合。
他指「佔領華爾街」行動有個錯誤的結論,認為市場已經失效,自由市場失敗,政府需要更多干預市場,引入更多監管。他指事實剛好相反,是社會不容許市場運作,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因不喜歡看到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將利息長期處於近零息低位。

泡沫蹤影無處不在

時至今日,多國央行仍然積極干預債市,市場不再透明。「今天若有人想買入意大利債券,他會先了解歐洲央行會有甚麼行動,根本無人知道真正的市場價值是甚麼!」但市場經濟實在太複雜,加以控制並將結果扭曲,只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後果,正是今天所面對的問題。
他認為真正解決的方法,是讓市場運作。這方面香港政府認識較強,較少插手市場,這亦是香港可喜及成功之處。
對於有部份公眾集中責難銀行家貪婪,導致金融泡沫不斷產生。他指出貫通歷史,均見泡沫的蹤影。例如17世紀已經有歐洲的鬱金香泡沫,而最終爆破,部份人受損,從商和投資的人都會明白,價格有升有跌。
重要是透過泡沫形成再爆破的過程,可以協助經濟測試甚麼可行甚麼不可行。例如互聯網泡沫,有些網站成功有些不成功,最後並孕育出不少成功互聯網巨企。若一開始為防止泡沫不讓這些新網企營運,就不會有今天的偉大發明。

「佔領華爾街」行動現時已蔓延全球。 路透社

拯救銀行問題叢生

政府監管機構插手,只會引發問題叢生,製造了人為的市場。例如當銀行出現問題,政府出手挽救,銀行不能倒,扭曲了市場正常運作,最終更大問題就出現。
現時社會上給予公眾的訊息,好似是政府不容許任何事件出錯,但實際上政府不可以在這方面作出保證,必須容許錯誤發生,投資者有機會受損。但目前情況看來,銀行出事就有政府拯救,這是很負面的處事方法。

分工清晰
董事局獻計管理層營運

榮獲香港董事學會頒發2011年最佳董事大獎的領匯主席蘇兆明認為,相對於日本、中國、新加坡,香港是亞洲區多個金融中心當中,公司管治最優秀的地方。
香港交易所過去10年蓬勃成長,主要是大量中國企業湧來港上市。他認為香港要進一步發展為區域金融中心,吸引其他海外企業來港上市,需要在公司管治上積極改進。

遺憾盛智文未連任董事

事實上港交所經過一輪諮詢後將落實推行一系列改善措施,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需要為上市公司貢獻一定的時間,管理層如何向董事局滙報,如何確實獨立董事的獨立地位等。
蘇兆明認為上市公司能否認真落實執行,將是成敗的關鍵。
作為本屆董事大獎得主,他亦坦誠道出領匯董事局的公司管治之道:「首先是董事局和管理層各有職責,不可互相混淆。管理層負責日常營運,董事局則有權取得公司資料,為公司制訂發展策略」。
「領匯董事局會要求管理層每月提交業務報告,以審核管理層的工作表現,能否落實執行有關已制訂政策。並於問題出現期間及時作出應對」。
例如早年就外界針對領匯排擠小商戶的指摘,他澄清表示,「董事局要求管理層每月提供數據,深入了解商戶為何不續租、商戶結業的不同原因,作出應對」。
還有領匯的董事局成員來自多個領域,包括對公共房屋政策有認識的學者,有來自建築師、測量師、法律界別等等,為公司發展提供各方專業意見。
今年7月,領匯獨立非執董盛智文於股東大會上,遭海外基金投票反對其連任。對此,蘇兆明感到可惜。他解釋稱,「上年度領匯召開董事局會議有9次之多,由於盛智文出席率未達75%,而遭否決」。
蘇兆明認為「除考慮董事出席率外,還應參考獨董為公司提供的寶貴意見」。

領匯在上市及整理業務過程中引起不少風風雨雨,其間曾遇上不少商戶及員工的示威抗議。 資料圖片

專心一致
拒擴張誘惑谷核心業務

作為領匯的主席,蘇兆明認為最困難的事,是「抗拒做得過多的誘惑」!他解釋稱,「領匯的負債比率處於低水平,且得到較佳的信貸評級,有助公司較易取得融資。有些公司可能會因而急速擴張業務,環遊世界到處進行收購,做過了頭」。因此他認為「領匯最大的挑戰是抗拒誘惑。必須聚焦於核心業務,不要分心;否則管理層將要分擔過多的業務範疇,難以同時兼顧。因此堅守原則最為重要」。

多元生活助擴闊視野

同樣道理,他認為現代社會最討厭的地方,就是多重任務「multi-tasking」。「簡直恐怖!這意味着你同一時間做四件很差勁的事,而並非做好一件事。」聚焦一件事,可以做得更好更快。
蘇兆明除了是領匯主席外,亦身兼其他董事局成員,如大新金融獨立非執行董事、永利澳門獨立非執董、香港管弦樂團董事、香港青年藝術協會主席等,全都是兼職性質。他更享受現時多元化的生活,因為可以擴展他的視野,刺激不同角度的思考,相對於以往全職做一份工作,每天10小時,每周6日,除了工作緊張外,其實視野亦相對較單一。

領匯收購南豐廣場後,由於外圍經濟動盪,蘇兆明強調應先檢討自己公司實力,聚焦核心業務。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