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太平洋(1199)董事副總經理黃天祐,曾在多間上市公司出任要職,現身兼多個公職,其中包括公司法改革常務委員會委員、廉政公署防止貪污諮詢委員會委員、稅務上訴委員會小組成員等,亦是港交所(388)上市委員會委員,單看行頭,向他請教趨吉避凶錦囊必定獲益。黃天祐的錦囊就是「爭住蝕底」,因為管理好自己,財富自然來。 記者:周燕芬
時下的80後、90後不少為激情一族,公職多多的黃天祐閒時亦有抽空向大學生傳授做人道理,只要互相諒解,雙方均有得益。他認為大學生最重要培養獨立思考,為自己定下做人目標,不要道聽塗說。出來社會做事,要抱着「蝕底心態做人,爭住蝕底」。
這並非等如擦鞋仔,他解釋心先動身才動,常怕蝕底思前想後,機會到來便不會等你,當然先決條件當然是要「做得掂」,爭住蝕底後確能將事情辦好。
「做好自己財富自然來」
50歲的黃天祐的投資心得,並非一般,「我不會花太多時間在財富管理,我認為有更多有意義的事可以做,做好自己後財富自然會來……例如花時間想想工作,想想如何理順與同事的磨擦、如何令老闆更信任你、如何令下屬支持你、如何令跨部門的同事更支持你,這些都要花時間」。
工作以外,黃天祐原來是古箏能手,不過最終敵不過古箏「太女性化」的形象,最後改為玩二胡。
平日忘於中遠太平洋業務,以及香港董事學會等公職,黃天祐閒時以玩中樂來平衡生活,並已有10年玩樂資歷,古箏、二胡都是他的拿手好「器」,並身兼香港中樂團理事顧問及前主席。
黃天祐喜歡玩中樂,原來是希望藉此更加認識和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歷史,從而確立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亦可提升自己的精神文明。
最初玩古箏,因為愛上它的音韻,然而玩了7年後最終放棄,因為古箏「太女性化」。現已轉玩二胡,經過3年訓練,下月他終於有機會首次登台演奏,與中樂團合奏一曲《二泉映月》,為中樂團籌款,每張票價1000元。
玩中樂領悟人生道理
玩中樂亦令他領悟到人生大道理。「拉弦太緊,啲聲會好難聽;但太鬆啲聲又出唔到嚟」!就等如做人要游靭於剛勁與陰柔之間,要有抑揚頓挫,能夠牽動自己以至周邊的人,有剎那間的感動。「能夠掌握音樂與人生中強弱的合適度,才會奏出人生動聽樂章!」
作為香港中樂團前主席,亦是香港董事學會主席,黃天祐將公司管治之道引入到中樂團。雖然香港中樂團為公營機構慈善團體,他表示樂團早於2001年轉為有限公司,並以公司管治模式管理。
例如要核數師核數,當然目標並非以牟利賺錢為主,「如果賺到錢應引以為醜事」!而是要監察其營運效果,例如其售票狀況,看其表演節目是否受大眾歡迎,觀眾是否來自廣泛階層,包括小朋友、專業人士和青年等。中樂團亦曾專程於新界接載小朋友,出席及觀賞中樂團表演,培養其對音樂興趣,盡社會責任。
黃天祐簡介
‧50歲
‧中遠太平洋董事副總經理
‧香港董事學會主席
‧香港中樂團理事顧問及前主席
‧港交所及創業板上市委員會成員
‧證監會委員會委員
‧92年獲美國密茲根州AndrewsUniversity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
‧07年獲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
‧為另外5家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危機處理
檢討「SWOT」防風險
全球經濟正處風高浪急,如何應對另一波濤巨浪免被冲走,香港董事學會會長黃天祐為企業董事提供寶貴「貼士」,而獨立非執行董事正是發揮作功能作用的好時機。
全球經濟波濤洶湧,黃天祐認為上市公司董事局應盡快檢討發展策略,因為外圍環境千變萬化,風險提高,要對公司的「SWOT」重新檢討。
所謂「SWOT」,則是指公司強項(strength),弱項(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的四個範疇。
獨立非執董角色重要
董事應重新思考,在經營環境急促轉壞的情況下,是否需要放慢發展步伐,暫停擴展收購業務;並將焦點放於鞏固現有主要客戶,增加現有客戶定單為重點工作。
由於管理層對公司業務非常了解,會傾向較為「藝高人膽大」,或會高估公司在逆境中的應對能力,在此關鍵時刻,獨立非執行董事的角色更為重要,可以較客觀分析形勢,給予公司更中肯的意見。
香港董事學會一直致力爭取增加上市公司透明度,希望由現時的每年2個業績公佈,提升至每季度提交報告。
黃天祐認為,上市公司增加季度報告,可以讓投資者更掌握公司的經營風險,面對的困難和機遇,更準確判斷公司的前景,可以更有信心買賣上市公司股票。內地、新加坡和美國市場,亦早已實施發佈季度報告。
撐上市公司發季報
其實上市公司增加季度報告的發佈,他認為對上市公司工作量不會突然大增,因為公司內部一直掌握每季度的業務最新進展狀況。在半年度業績和年度業績報告期間,上市公司管理層不時會與不少分析員和基金經理會面,會議間並披露新公司最新的業務狀況。
以往這種做法,其實對公眾人士不公平;若規範化透過港交所平台,向市場披露季度業務資訊最為公允。
而且立法會正審議股價敏感資料披露議案,一旦獲通過,他提醒上市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要留意,舊有與基金投資界會面發佈訊息的運作模式,若所提供資訊「到肉」觸及股價敏感資訊,便會構成違規。新規則下,上市公司是有責任適時盡快披露股價敏感資料,否則會負上刑事責任。
黃天祐希望2012年曾特首任期內立法會能通過這條法案。
保障投資
港上市把關較美國嚴謹
近年美國不時發生民企爆煲事件,外界視為民企質素的問題;不過作為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委員,黃天祐有嶄新觀點,事件令他「對香港上市條例和審批程序信心大啲!」
民企嘉漢林業和分眾傳媒,近年先後被渾水研究(MuddyWaters)狙擊,質疑其財務數據存疑。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委員黃天祐從監管角度,為投資者分析事件的來龍去脈,而於美國上市,企業只需按其要求於文件上將所需資料披露,再由律師、董事局簽署存檔,就可以上市,美國的交易所「係唔會睇文件!」
上市文件「逐頁睇」
香港交易所處理上市手法則截然不同。所有來港上市企業,香港要經過港交所上市科,又經上市委員會審理。上市委員會成員來自不同行業,個個「百足咁多爪」,對內地的行業、公司,以至人脈都相當了解,會如狼似虎一樣,提出好多問題查詢;又會對上市申請文件「逐頁逐頁睇」;加上上市條例門檻亦較高,絕對可以為投資者把關!
香港上市制度好還是外國好?他認為當中「有辣有唔辣」,美國看似自由,「自由背後咪出事」!而香港上市過程相當透明。香港作為全球主要大型股票交易市場,又鄰近中國,他認為作為國企民企,利用香港這個上市平台,無論對上市公司,對公眾投資者,均是最有利選擇。
反思真諦
資本主義帶來甜美果實
美國「佔領華爾街」行動讓社會反思資本主義真諦,股票市場作為資本主義最具體的化身,身為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委員的黃天祐提醒大眾,資本主義亦為社會帶來甜美果實!
環球金融動盪持續,「佔領華爾街」部份地區已遭清場,而香港至今仍未有清場行動,黃天祐認為這是香港可愛的特色,特區政府在處理這次事件亦表現得相當成熟。
雖然美國次按危機形成了今天的苦果,但他認為不可就此推倒自由經濟和資本主義,因為這制度曾帶給社會的甜美果實,例如蘋果教主喬布斯就是制度下孕育出的成功企業家。
現在問題出現了,應該對相關的制度不斷改善,需要大家提出更具體的建議,而「非一刀切」將其打倒。
沽空有存在價值
同樣衍生工具、沽空活動亦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被指摘為罪魁禍首之一,黃天祐認為這些金融產品或會令市場出現較大幅波動,但亦存在一定經濟價值,可以助投資者套戥平衡風險,對財富管理有實質作用。
黃天祐指出只要加強對沽空及衍生工具披露訊息方面監管力度,作出改善,將機制完善才是有效做法;而非出現了問題,便全面否定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