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士林夜市 座位少 油煙多

新士林夜市 座位少 油煙多

香港遊客必到之處、台北的士林夜市,昨日遷到位於基河路100號的士林市場地庫經營,大批民眾趁聖誕假日湧到市場嘗鮮。有夜市常客讚新市場變乾淨了,但座位變少、油煙味重,要求當局加強抽風。

台灣最著名的士林夜市,前晚在劍潭捷運站對面的臨時市場最後一日營業後,昨日遷至距離捷運站約600米的士林市場經營。新市場經過10年改建,地下為新鮮食品、服裝、飾品、遊戲攤檔,以往吸引萬千遊客的小食攤檔則遷到地庫,原來的53個小食攤亦已進駐,其中三個前晚已率先試業,而且引入滷味、干貝燒、山豬肉等新品種小食。
為吸引遊客,市場昨晨率先開業的街市攤販除煮2,000份湯圓免費請顧客享用,同時舉行擦擦卡活動,頭獎有蘋果iPad2。而小食攤檔在下午營業後,則有大批民眾湧到市場,令地庫走廊變得擠逼。

台灣士林市場新址部份攤檔前日開張時已見人頭湧湧。台灣《蘋果日報》

有遊客購買美食時要戴口罩避油煙。

新士林夜市的食街昨晚逼爆遊客。台灣《蘋果日報》

人潮塞滿地庫

吉利生炒花枝老闆娘戴太稱,在新市場開業後生意不錯;忠誠號豬肝湯員工郭子琦則稱開業後座無虛席,稱「未來生意應會很好」。然而,有攤販則批評市場停車位不夠,警方亦嚴格取締違規停車民眾,批評「要給人家停車才有客人」。
適逢假日,不少民眾昨專程到士林市場嘗鮮,下午小食攤檔剛開始營業,地庫即被塞至水洩不通,「沒有路可以走」。經常光顧夜市的台灣民眾賴小姐稱新市場的座位較少、不夠寬敞。讀中二的林同學則批評地庫通風不足,聞到很強的油煙味。台北市市場處表示,新市場的排煙設備一切正常,民眾會聞到油煙味,應是攤商抽油煙機「馬力」不足,將會輔導攤商再加強。
台灣《蘋果日報》

話你知:耗11年改建巿場

士林夜市原是一個街市,範圍在慈諴宮廣場的鐵皮屋及其東西側長廊,距離劍潭捷運站約600米,其台式美食包括士林大香腸、蚵仔面線、炸雞和泡冰等廣受歡迎,逐漸成為觀光點。然而11年前當局認為鐵皮屋無法符合消防要求,決定改建,並在劍潭捷運站對面設立臨時市場,上午為街市、晚上則為夜市,但改建期間承建商倒閉,工程一直拖至今年才完成。不少商販都擔心新市場的小食攤改到地底會影響人流及生意。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