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一個字可總結明年全球經濟走勢,不過,大家別再奢望中央重演四萬億救市措施。中國最高權力核心政治局已定調明年不大會開水喉,遏樓價政策更寸步不讓。加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落聖旨要銀行為企業讓利,內銀股明年勢難發圍,存款多的工行(1398),只能看高一線。內房股依然由強者主導。而擁巨大流動資金的內險股,在A股「唔生性」與中保監要求增資下,成功抽水者只值得一吼。
記者:李芳芳、董曉沂、張活儀
In:工行放水空間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經濟方向定調,貨幣政策暫未有放鬆之意,就算人行略為放鬆明年總借貸額度,銀行都要守住貸存比率75%的監管紅線(即100元存款只可借出75元),因此,銀行明年繼續力吸存款,誰存款多誰就是贏家。
內銀盈利料增10%
在本港上市的9間銀行,今年首三季存款增幅均追不上貸款量增長,其中單第三季,9間之中竟然有6間的銀行存款均錄得下跌,稍優勝的是工行(1398),按季微增0.8%,而且貸存比率僅62.7%,仍有寬裕的放貸空間。重農行(3618)貸存比率同樣低,僅60.6%,而且淨息差3.3%,為9隻內銀股中最高。
而招行(3968)、信行(998)及民行(1988)貸存比率尤其貼近死線,明年都要勒住放貸,若要做多些生意,就要想計吸存款。多名分析員指出,內銀的淨息差將見頂回落,其中首當其衝將是第三季淨息差僅2.1%的中行(3988)。分析員相信基本因素不差的內銀,明年盈利仍有10%至15%增幅,略低於今年。
Out:交行恐需集資
內銀新一年無政策扶持,內裏更隱藏主要來自企業與房產的不良貸款,以及地方融資平台兩個計時炸彈。分析員普遍預期不良貸款明年將會上升,悲觀者甚至恐怕會翻倍。星展唯高達分析員李灝澐認為,明年最可能公佈集資的是交行(3328)。
不良貸款惡化
建銀國際分析員盛楠表示,房地產若房價顯著下滑,發展商還款能力下降,將令更多不良貸款浮現。大部份分析員均預期,內銀不良貸款率明年將見底回升。李灝澐看法較悲觀,預期明年不良貸款率最多較今年第三季倍增,而最受困擾的分別是高達1.79%和1.6%的重農行(3618)和農行(1288)。
不過,內銀股貸款撥備覆蓋比率已全部提前達標,最差的是重農行206.92%,仍遠超須於2013年底前達150%的中銀監要求。而貸款撥備率遠未達標的信行(998),貸款撥備率首季僅為1.59%,交行(3328)至去年底為2.08%,兩行未來每季的信貸成本壓力較大。
In:平保盈利能力強
隨着中國財險(2328)宣佈供股,平保(2318)又發可換股債後,2012年內地保險股將來個反璞歸真,集資抽水陰霾將不再是內險股的重點。
受惠併深發展
有分析員認為,來年投資者將可集中留意內險股的業務表現,當中又以綜合金融概念的平保最搶鏡,將是行業首選,主因其概念獨突,併入深發展後銀行盈利貢獻更成亮點,高盛更指其兩年內無需要再融資,令平保更為吸引。
建銀國際高級分析師余君峻表示,基本上內險股表現有望重添動力,因為最不明朗的因素已一掃而空。他續稱,產險概念在內地仍會是高增長期,故可看好財險。至於行業首選則為平保,因其綜合金融業務表現對辦,加上併入深圳發展銀行後,可加強銀保銷售,故整體盈利能力最被看好。
除內險股外,若要將保險股列入投資組合,友邦保險(1299)亦屬不俗選擇。高盛報告指出,主打亞洲及新興市場業務的友邦,在區內表現持續強勁故將友邦列入確信買入名單,目標價35元。
Out:國壽收入放緩
今年內地保險股基本上由年頭跌到年尾,歸根究底是因中保監要求內地人壽保險公司最小要有150%償付能力充足比率,偏偏年內A股市場「唔生性」,影響內險股投資表現,導致盈利能力大跌。不過,隨着中國財險(2328)與平保(2318)分別於11月底和12月底宣佈集資,分析普遍認為明年內險股的集資壓力將大降。
壽險爆退保潮
除資本要求外,壽險公司面對的問題,還有內地人對保險不熟悉。建銀國際高級分析師余君峻解釋,內地人視壽險為投資工具,惟一般壽險產品僅能提供約2至3厘回報,相比起定存的5厘回報差,所以內地壽險業務出現退保潮,進一步打擊投資者對內險股信心。
財險股價贏同業
與內地壽險業務相連越大的股份,今年越無運行。即使身為藍籌的國壽(2628)和平保,年內至今分別暴挫39%和40%,較恒指跌幅約19%更慘烈;反之,主力發展產險業務的財險則穩定得多,由財險今年股價升逾2%,明顯跑贏其他內險股已可見一斑。
展望將來,壽險難再成為增長引擎,評級機構惠譽預期,在市場資金緊張情況下,未來兩年內地壽險保費收入,將會由過往每年20%增幅,放緩至約10%。
平保In原因
.綜合金融業務概念獨特
.併入深發展後銀保業務表現料佳
國壽Out原因
.內地人視壽險為投資產品,惟回報率低過定存引發退保潮
.壽險業務增長速度將不及產險業務
In:合景上升潛力大
受政策影響,新盤劈價成風,面對呆滯市況,銷售成績仍然是衡量內房股的重要指標之一,今年首11月,恒大地產(3333)為大贏家。
龍頭中海有優勢
多間內房股銷售達標又如何,中央打壓不停手,令內房股價跌多升少,大部份內房股股價較年初時有三至五成跌幅,其中只有近年較低調的碧桂園(2007)表現最佳,股價年內至今升逾3%,而龍頭中國海外(688)股價年內至今僅跌1%,成為今年成功跑出的內房股。
市場普遍預期樓市至明年下半年才有翻身機會,中國海外明年走勢會否續顯神威?答案是行業龍頭始終有優勢,有國家撐腰,更是必然之選,證券界普遍認為,中國海外及華潤置地(1109)仍然是必然之選。
三星證券房地產研究主管李偉烈指出,華潤置地及龍湖地產(960)今年以來,一直錄得不俗銷售成績。
而中央可能針對性放水,相信對中小型發展商有利,故此,較小型的合景泰富(1813)有機會於明年跑出,主要由於公司股價於2011年已下跌不少,公司管理層相對較佳,股價上升潛力較大。
Out:綠城負債率奇高
面對內地針對性收緊銀根,房地產也不是中央「最喜愛」的行業,在放水機會渺茫之下,發展商必須財務穩健才能自保,內房股經過08年一役,加上有見市場對於負債比率的關注,大部份內房公司今年已減少買地,部份不單放慢發展速度,更主動削債,以重燃市場對公司的信心。
雖然證券界均預期,本港上市的內房股不會因今次市場調整而倒閉,不過,出名高負債的綠城中國(3900)則因今次市場調整而多次被市場「睇死」,可見其高負債程度。
股價累跌逾六成
截至6月底,負債比率高達163%的綠城,從其今年股價表現來看,可算內房股中今年跌幅最大的公司,跌幅近六成;有基金經理坦言,負面傳聞未必是真,但這樣的市況,當然是先沽貨方為上策。
在目前經濟環境下,怎能怪基金說一套做一套,尤其內地傳媒以嚇人標題「房產大老誰先倒?宋衞平遭點名」,猜綠城中國老闆宋衞平先倒下。
不過,嘆息這個冬天實太冷的宋衞平,亦設法令公司活下去。綠城中國副董事長羅釗明自揭集團旗下公司與中投旗下建銀投資以及黑石基金擬成立合資公司,希望唱淡者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