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價有市一屋劏四房月賺1.6萬

有價有市
一屋劏四房月賺1.6萬

美孚新邨於兩年前出現劏房,有地產代理向記者爆料稱,兩年來美孚新邨越「劏」越多,全因劏房勁渴市:「單係呢個月,已有超過五人來問租房,多數係兩公婆,或者為子女遷就校網。」他更稱,目前美孚最大的劏房業主有三個,分別姓陳、姓林和姓王,每人都擁有兩、三個單位。

業主憂樓價遭拖累

記者追蹤到有兩個美孚單位的業主王小姐,據悉她近年才加入劏房戰,以一個600多呎單位間四個劏房計算,有獨立電錶、水錶和套廁,裝修費約25萬元,四個房全部出租每月賺逾16,000元,相比市價僅租1萬元,多賺60%。據了解,王小姐不住在美孚,且經常中港兩地走,將劏房租務交由地產經紀代勞,間中才去地產公司了解一下租務情況。
日前發生花園街大火後,其中一名劏房業主疑擔心當局掃蕩劏房,急急賣樓,將已間成多個劏房的單位賣出,不過仍有業主懶理,繼續吸水。
對於劏房殺入美孚新邨,屋苑內的其他業主、住客感到震驚及難以置信。「美孚新邨都有劏房?唔會啩!」居住在這裏已20年的邱先生夫婦不敢相信這個藍籌屋苑會有劏房,邱太指最擔心劏房消防設備不足引發火警,更害怕樓價因此下跌。
住在其中一劏房隔壁的李先生坦言:「都有兩年喇!冇計啦,人哋業主要咁做,我自己梗係唔支持!」他表示,雖然平日甚少碰上劏房租客,但原本一梯四伙變一梯八伙,閒雜人等自然較多。
其實,勿以為業主「想點劏就點劏」,居民可以透過公契阻止,黃國桐律師表示,美孚新邨的公契規限相當嚴格,當中列明不可進行不合理改建,更不得造成滋擾。居民可入稟土地審裁署,利用公契逼業主停止經營劏房。
由於改建劏房必須重鋪地台,重新接駁喉管和去水位,加上間房要重鋪石屎牆,會增加樓宇負荷。黃國桐建議,鄰居若發現有單位嚴重改裝,應通知建築署和屋宇署巡查,要求業主還原單位。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