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主派兩位特首參選人何俊仁先生及馮檢基先生先後開展他們的競選活動,何先生更發表了較詳細的政綱,一方面狠批兩位建制派候選人梁振英及唐英年在政策上只管維護既得利益,另一方面則斥責兩人迴避真正、重要的政治問題包括政改及中港關係。以梁振英為例,何俊仁先生直斥他是民主逃犯,認為他對民主發展絕無貢獻,今次參選同樣毫無承諾,只懂顧左右而言他,實在不可信、不應信。
對不少香港市民來說,泛民主派在今次特首選舉中毫無勝望,何俊仁及馮檢基參選意義不大,也不足以左右大局。有些人更會覺得兩人參選以至泛民搞的初選機制無謂兼浪費資源。是的,泛民主派政團代表參選特首即使能取得足夠提名成為候選人也沒有機會當選,因為選舉委員會不折不扣是場小圈子選舉,支持泛民的選委不過二百人左右,再加上某些選委可能有其他想法,實際票數可能更少,令泛民候選人篤定只能陪跑。然而,特首選舉是足以影響香港未來五年走向及發展的重要政治事件,作為主要的民意代表,作為捍衞一國兩制及支持民主自由的重要力量,泛民主派沒有理由也沒有餘裕可以作壁上觀,任由建制派候選人為所欲為,任由建制派主導未來五年的政治議程。只有積極參與,積極把市民的意見,不同的聲音帶進選舉過程,才可能迫使兩位熱門現出真身,才能迫使他們真正面對民意的洗禮與挑戰。
事實上何俊仁、馮檢基針對兩位建制派候選人提出的批評、質疑都是合情合理的。就以梁振英先生為例,過去大半年這位一直仰仗北大人眷顧而平步青雲的政治精英忽然變得愛民如子,只差沒有說「飲香港水流香港血」之類的肉麻說話。可是正如何俊仁指出,梁振英從政近三十年幾乎從來沒有為香港人、為香港的核心價值說過一句話,更沒有落手落腳做過甚麼實事。《基本法》起草時沒有為港人爭取更大的自主空間,更好的人權保障;過渡期沒有支持過香港加快民主化,反而全力為倒退的臨時立法會護航。回歸後全民反對二十三條立法,梁振英卻堅決站在市民的對立面,力挺政府落實惡法。至於爭取雙普選,爭取改善貧富懸殊的大小活動以至抗爭,梁先生同樣不見蹤影,直至今次宣佈參選才大吹大擂自己如何關心基層,如何盡力為市民打拼。
要是何俊仁等泛民主派候選人不落場角逐,這一頁頁不光采的歷史將會被忽略,將會被擱在一旁,市民便難以看清兩位建制派候選人的真面目,任由他們蒙混過關。今次泛民候選人參選,肯定可以逼兩人在多個政治敏感議題上作交代,肯定可以迫使兩人交代過去的錯誤及不合理決定,讓市民不會輕易受騙。
除看清候選人外,泛民積極參選也可以令市民看清楚兩位熱門候選人的政策取向,看清楚他們究竟是市民利益的代言人還是財團及既得利益的捍衞者。老實說不管是唐英年或梁振英的政策理念,政綱都跟現屆政府相距不遠,所謂改革,所謂改變不過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的貨色,骨子裏財團利益仍然是重中之重,不會輕易放下。泛民主派候選人卻沒有這樣的包袱,可放膽放手向財團利益開火,向不合理政經秩序開炮,展示另類的政策取向。有了這樣的比較,市民自然更了解不同候選人承諾的是甚麼,重視的是財團還是市民。這肯定比任由建制派關門內鬥好得多,有意思得多!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