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到過北京才知道甚麼是「大官」,到過上海才知道甚麼是「大富」,或許有一天有人會說到過香港才知道甚麼是「大善」,因為香港是全中國最多義人善事的地方。
因著某電視台舉辦的《感動香港》,很多感動人心的人和事得以公諸於眾。一個為香港教育而貢獻一生的外國神父,堅持教育「人」而不是教育「聰明人」或「有錢人」,亦拒絕把教育轉型為生意。一個只得一臂的攀石教練,在邁向成功的路上所經歷的挫折和付出的努力要比身體健全的人多千萬倍。而他不單為自己付出,更樂意成為教練為他人付出。一個雙目失明的年青女作曲家,她的故事,除了是她個人如何克服困難,更彰顯她母親對她不離不棄,悉心培育。兩母女在台上的擁抱,最令人感動。更難得的是永遠活在黑暗中的她,卻時刻帶着陽光般的笑容,感染每一個人。
能夠以「杏林聖手」代表肝移植的醫護獲獎,確實感到無限的光榮。以此作為香港肝移植二十周年的一份賀禮,是對眾多默默耕耘、從不斤斤計較的醫護人員的一種認同和鼓勵。其實,感動香港的不單是醫護人員的專業與承擔;真正感動香港的是在死亡邊緣掙扎的末期肝病患者的堅毅與信心,是在無限傷痛中仍能深明大義而慷慨捐出腦死病人器官的家屬的無私與大愛,是甘冒生命危險以身體挽救家人甚至素未謀面者的活肝捐贈者的意志與勇氣。在現今個人主義與福利主義抬頭的社會,願以此與同業共勉之。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系主任 盧寵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