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四杯、五杯 - 李碧華

三杯、四杯、五杯 - 李碧華

正當嶽嶽局長一邊下令屠殺活雞萬七隻一邊憑歌寄意,陶醉於自己獨特鱷嗓時,港人三周內無活雞過冬。大家一樣冷血,改吃冰鮮雞。它不夠鮮嫩滑溜,只適合色重油濃的炮製,一如「政治」,整色整水掩蓋不足。
這晚點菜其中有一道「三杯雞」。「三杯」源自江西,相傳文天祥下獄時,一名獄卒因環境及條件所限,只能用一杯甜酒釀、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來燉製雞塊,給他食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三杯照汗青──竟然成為美味菜式。
我們在台灣吃到的是客家式三杯雞(麻油、米酒、醬油),還加上關鍵的九層塔、薑、蒜頭。
順德有所謂「四杯雞」(油、醬油、酒、冰糖),油令之美味,醬油使雞肉色澤艷如琥珀,酒產生強烈香氣,冰糖有「點睛」作用,甜能調和增鮮提味,還解膩。加了一杯冰糖,超越三杯。
後來廣東大廚又研究了「五杯雞」(油、米酒、糖、醬油,3杯食用醋),製法相類,都是在醬汁中浸焗入味至略收乾,掀鍋香氣四溢。
不管三杯、四杯、五杯,沒什麼難度,靠拿揑得準和目測執生而已,做人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