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主動無私的聖誕精神,在香港社會逐漸消失。香港聖公會大主教鄺保羅及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昨發表聖誕文告,雙雙為香港把脈,為公義發聲。鄺保羅慨嘆本港正充斥只顧維護既得利益的個人主義風氣,人的質素與核心價值已被扭曲及蠶食,呼籲港人維護自己利益的同時,亦要顧念其他人的需要。湯漢亦提醒港人要去除自私,多關愛有需要的人。 記者:盧文烈
「我們每年都去慶祝聖誕,但卻沒有好好實踐聖誕的精神!」鄺保羅大主教在聖誕文告中向全港市民當頭棒喝。他說,今時今日的香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不斷加深,分化與失去互信的情況日益嚴重,反映以經濟和成本效益為主導的社會,人的質素與核心價值已被扭曲及蠶食,最令人擔心是社會充斥一股只顧維護既得利益的個人主義風氣,大家只看重私利,罔顧公共利益和其他人的需要。
戒惕「憎人富貴嫌人貧」
鄺以花園街火警為例,指不少市民事後要求政府嚴厲規管排檔,實施「朝桁晚拆」,但有人可能擔心新措施影響「搵食」竟說:「點解小小事情就要我哋咁做?」他指火警奪去九條寶貴生命不是一件小事,他實在無法想像,香港人已經冷漠地認為,財物和「搵食」比人命更重要。
他又指,每當有興建公共設施的工程,對附近居民造成影響,便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對聲,他們擔心景觀、樓價等,再加上政治人物和傳媒推波助瀾,令居民激烈反對。他呼籲市民顧及香港整體福祉,為大多數人的利益作出犧牲和遷就。
早前外傭居留權風波令社會撕裂,鄺指着重個人利益的思想,激化香港的排外心態,不少人憂慮資源及職位被外來者攤薄,慨嘆「憎人富貴嫌人貧,只會摧毀香港的生命」。鄺呼籲港人在維護自己利益的同時,要顧念其他人的需要。
湯漢呼籲解決住屋問題
湯漢則在聖誕牧函中點出港人面對困境,指今日的香港很多人找不到居所,呼籲政府、富有人士及商界團體致力解決住屋的逼切問題。最近內地有一名兩歲女孩被車輛輾過,兩名司機及18名途人竟不顧而去,一名拾荒婦人最後將女童抱往醫院,惜女童終告不治。這宗悲劇提醒大家要去除自私,多關愛有需要的人。
花園街販商協會主席黃培清認為鄺保羅的指控對商販不公平,商販從不覺得火警是小事,事件發生後即時與消防處研究加強排檔安全,並且暫緩重新營業時間,「咁多人傷亡我哋都好痛心,但唔可以唔理飯碗」,他重申反對「朝桁晚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