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桃花源 - 張灼祥(拔萃男書院校長)

現代桃花源 - 張灼祥(拔萃男書院校長)

從大閘外望進去,一點不起眼,大路轉入小路,往下走,雜草叢生,更顯得有點荒蕪。第一個感覺:真像台北陽明山附近的那間咖啡館:「別有洞天」,大門入口平實樸素,不見裝飾,甚至有年久失修情況。沒想到踏入門框,典雅的佈置,建築物該屬時代已久的古蹟,據說它從前是某國大使的居所,其後改建成極有品味的餐室。走到山坡前的欄河,可見台北燈火在山下浮華世界閃動,很是好看。
這大宅不在台北,在港島深水灣,附近豪宅林立,裝修華麗,更見這大宅的含蓄內歛。進入內園,是另一種氣派,不是懾人的,是內涵豐富的。大方簡潔的室內設計,牆上掛着的字畫,盡都出自近代,當代名家手筆,拿到拍賣會,作品準可以天文數字賣出,但主人家志不在此。那等作品不是用來投資的,那是居所的一部份,有這樣的居室,才有這樣的字畫,一切理所當然的。
室外有內外園,頗得蘇州園林之妙,格局切合園藝家陳從周的說法:好的園林,一眼看不完,看不盡,走進去,有尋幽探秘的樂趣,每次進去走一趟,總有新發現,新體會。《桃花源記》有這幾句:「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沒想到在城市中也可找到人間淨土。
這園林去一次沒法完全領略它的好處,游走其間,感覺舒服,那是第一個印象,下一趟再來,該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體會。祇是知道,很不容易才來一次,下一次到來,遙遙無期了。
室內裝飾沒半點浮誇之氣,客廳、書房的擺設經過歲月洗滌,顯出韻味來。書房書架上的書,可以拿下來看的。問題是,這樣的一個聚會,誰會走進書房看書的呢。
看過大宅後,我們到客廳吃自助餐。食物不過不失,與酒店的相似,倒是家庭自製甜點,很有特色,吃了一碟,還想添吃。
我們不算劉姥姥入大觀園,更漂亮,更有氣派的大宅也曾到過,看過。是主人家的懂待客之道,他們的招呼,恰到好處,是這樣的款待,讓我們感到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