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1年,環球投資市場受歐美債務問題,以及內地經濟硬着陸的憂慮而持續波動。
展望2012年,這些因素仍有機會持續。其中值得留意的是,由於內地經濟增長有機會佔全球增長達三成半,未來的挑戰在於中國出口及經濟增長或受外圍不穩因素所拖累。另外,內地樓價下跌的趨勢持續,令經濟面對下行甚至硬着陸的風險可能增加。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平均價格較10月份下跌了0.28%,已連續第三個月按月下降,且跌幅有所擴大,顯示內地實施的住房限購令已收效用。上周國土資源部公佈,規定土地使用者接獲限期動工通知後,應在3個月內動工建設,若土地閒置滿1年,可按地價的兩成徵收閒置費。由此可見,中央對內地房地產的調控仍然未放軟手腳。
回想起內地樓價在2009年至2011年這短短三年已大升一倍,令信貸市場興旺,總貸款佔國內生產總值比率由2008年約120%升至2011年預期的逾180%(圖),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樓市調控料持續
不過,隨着樓價飆升,加上內地保障房制度仍未完善,加重了人民置業的經濟負擔。有見及此,中央年初實施一系列的調控措施,包括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加息,以及實施樓房限購令。
現時內地樓宇的成交宗數下滑,多個城市的樓價亦開始回落。例如,上海的樓房銷售市道仍然低迷,金橋、徐匯區罕有地割價促銷,而農曆新年後有機會再次下調售價。成都市內的房價近日已下跌了一至兩成,甚至以現金交易的買家較分期付款更可獲額外8%的折扣。
雖然樓市調控措施或會持續,內地經濟發展仍較其他國家有一定優勢,以及中央亦不乏刺激經濟的「彈藥」。近月內地通脹回落至4.2%,中央將政策基調由「抗通脹」轉為「保增長」,例如早前人民銀行便調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若經濟一如預期放慢增長,中央或致力放鬆貨幣政策,例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及鼓勵銀行增加對中小企的貸款,令中小企的融資壓力減低。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