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你同行:乳癌病人的痛 - 張淑儀

乳你同行:乳癌病人的痛 - 張淑儀

一群年輕的乳癌病患者,月初搞了個慶生晚會,我獲邀出席。這三十多位康復者,都是四十歲以下,席間大家異常開心,除互相問好道賀外,表現亦充滿活力,我覺得晚會很有意思。
這班康復者中,有些是我認識,有些是初次見面。其中阿玲(假名),是我感受至深的一位。
阿玲於年多前發現患上乳癌,她依循正常方式治療,由手術、矯形、化療、電療逐步進行,每一個環節均由一位專科醫生負責。經歷九個月治療,她的病情不但沒有穩定下來,而且傷口還不停滲血,令她非常困擾苦惱。結果她找了很多醫生再評估,最後找上了我。
阿玲問題癥結所在,除了是病情較複雜外,主因還在於每位專科醫生,只專注自己那環節怎去醫治,未顧及阿玲整體情況。傷口未埋仍進行化療、放療,吃苦的自然是病人了。於是我與另一矯形醫生商議,為阿玲進行了修補手術,她近日康復了,上班之餘還出席了晚會。
醫生掛牌行醫,最希望是醫好病人,對病人有heart,搵錢只是其次。當你見到病人完全康復,那份滿足感,並非金錢可以替代。醫生與常人一樣,生活其實可以好簡單。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張淑儀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