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斷症跟偵探查案一樣,要講證據。在一般情況下,約七成的病例可在病歷的資料中找到頭緒,幫助斷症。
一份齊全的病歷需要包括病人求醫主因、主要病狀、過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習慣、工作環境、家庭狀況、旅遊史,藥物史等等。所有與病情可能有關的資料都應包括在內,滴水不漏。
香港醫生問病歷,主要用廣東話,但寫病歷則用英文。醫生一般沒有接受過繙譯訓練,因而加添不少麻煩。遇見說「鄉下話」的,事情更不好辦。陳婆婆「頭暈」,可以是Dizziness「頭暈眼花」,但也可以是Lossofconsciousness「不省人事,失去知覺」,亦可以是Vertigo「天旋地轉,眩暈」。李先生「個頭唔舒服」,可以是Blurredvision「眼矇」,也可以是Headache「頭痛」,亦可以是Tinnitus「耳鳴」。胡婆婆中風後服亞士匹靈,突然吐血。這可以是Haemoptysis「咳血」,亦可以是Haematemesis「嘔血」。咳血可能是肺癌或肺癆病,需要照肺X光。嘔血可能是胃潰瘍或胃癌,需要照胃鏡。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一定要仔細問清楚,才不會擺烏龍,斷錯症。
醫生可從病歷的細節中找到提示,幫助斷症。病人發高燒,大多是普通病菌或病毒感染,但要小心一些特殊情況。張小姐剛去過非洲,回港後發燒,吃過多種抗生素,仍未有好轉,原來是在非洲染上由蚊傳播的瘧疾。黃太有低燒數周,面出紅疹,並全身各大小骨骱痛兼有腳腫,患的是紅斑狼瘡症。何伯喉痛食抗生素,越食越高燒,全身出疹,原來是藥物敏感。長時間發燒亦可以是患癌的先兆。王先生有低燒兩個月,近日全身淋巴結脹大,最後證實是淋巴癌。林先生是乙型肝炎帶菌者,發燒三星期,原來是肝癌。
寫一份好病歷是一門易學難精的學問,醫生需要有好的醫學基礎,還要有靈活的溝通技巧。一方面盡量讓病人暢所欲言,另一方面又要引導他說出重要的細節。病人要對醫生信任,實話實說;醫生要對病人負責,保障私隱。若能互相配合,定能事半功倍,及早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養和醫院副院長 梁憲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