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蘋果:山頂普樂道8號快樂聖誕

品味蘋果:山頂普樂道8號快樂聖誕

天氣與經濟最愛跟歐洲人開玩笑。
巴黎飄飄白雪過聖誕不常有,去年一場應節大雪,讓人驚喜。今年香榭麗舍大道聖誕燈飾,沒有被歐債陰霾窒息,如常綻放。從來冷暖在心頭,不會下雪的香港山頂普樂道8號法國駐港總領事官邸,年輕法國外交官栢雅諾(ArnaudBarthelemy)夫婦,法國氣息,巴黎人視野,用一節法式聖誕樹枝朱古力卷,帶來火爐燒不出的節日甜蜜與溫暖。
到訪栢雅諾官邸,從金鐘乘的士到山頂,半百車資,走到香港另一境地。車子剛進入普樂道,就看見私家重地路牌,路邊大樹下金髮少女與洋童牽着拉布拉多犬閒適散步。周星馳以十億出售毗鄰一段豪宅,賣風景、賣階層也賣一個遠去的時代。
法國總領事大屋建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為山頂最早期落成的住宅建築之一,法國政府於80年代購入作法國總領事官邸。位處頂峯,屋頂扯起藍白紅法國國旗。三角形灰色水泥與麻石圍牆像城堡,幾秒小斜路車程後,大閘裏是一所灰色古老殖民建築。二級歷史建築物的大廳,油畫旁的角落,中型聖誕樹不誇張,另一端有一寰紅玫瑰帶着生命,浪漫不分節日與平常。歐洲式雪白古典天花線配檸檬黃牆身,掛着光暗鮮明的朱德群的抽象油畫,迎面對照謝磊《Fading》為題的現代畫,黑紫一大片酒紅色畫面下,隱約有幾個細小人物,看出幾分芳香幾分微醉。

法國駐港總領事官邸建有如堡壘的外牆。

總領事官邸超過一百年歷史,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物。

LV袋是第一份聖誕禮物

穿鮮紅閃亮針織上衣與短裙的法國女主人ElisaBarthelemy首先進來,粗邊眼鏡框下蕩漾一雙法國南部的棕色眼珠,現代感極重的總領事夫人,現年37歲,在巴黎曾任法國前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娜.拉嘉德(ChristineLagarde,現任國際貨幣基金會總裁)的新聞官。「記得嗎?那位滿頭閃亮白髮的女士。」Elisa帶着笑意講起前任上司。
法國現代女性是前奏人物,39歲的法國駐港總領事栢雅諾從公務回官邸接受訪問。他婉拒回答歐債危機問題,坐在身旁的妻子,擔任半個傳媒發言人,駕輕就熟,「聖誕應該是關於家庭團聚的事」。
栢雅諾曾在法國總理核心團隊擔任外交顧問,今年三月由總統薩爾科齊調任駐港。來自法國南部的總領事夫婦,男的故鄉在馬賽,女的故鄉是香水之都格哈斯(Grasse)。當年兩人在紐約第一次共度聖誕,外交官給女朋友送這樣一份禮物:「是一個路易威登(LouisVuitton)手袋。」香港人的LV情懷複雜,香水威力,會不會比LV更具化學作用?畢業於培訓外交官的著名學府EcoleNationaled'Administration(ENA),處理國際與歐洲政治,不管戰爭與和平,還是策略基金投資,再聰明再有智慧,要了解女人心,他還是聽取女售貨員經驗之談:「那個女售貨員跟我說,她一定會喜歡。」最重要是,Elisa選擇香水,浪漫固執,留在身上的香味,都是自己挑選,「送她慣用的,就沒有驚喜了,挑新的香味,豈不等於揀她不喜歡的」。女人香,旁人不容易駕馭。「今年我要送她的禮物,一定不要再告訴你是甚麼牌子。」

泳池儷影,栢雅諾給妻子第一份定情聖誕禮物是個手袋。

平安夜晚餐吃足五小時

栢雅諾來港前與Elisa居於巴黎巿中心第六與第七區之間,位於地鐵StGermain-des-Pres附近,在塞納河左岸,那裏聞名已久的花神咖啡店(CafedeFlore),他慶幸自己是居於旅遊旺區古老建築群之中的巴黎人,「巴黎人介紹自己總以故鄉先行:我是來自某某地方的巴黎人。」他父親是農業生產研究員,小時候回海邊城巿馬賽過聖誕,大清早就跟爸爸到超級巿場買新鮮麪包及美味食物,「一邊買,一邊試吃,回家午餐前,肚子已填滿了」。平安夜晚餐,吃足五小時,子夜時分,一家人交換禮物。

今年巴黎香榭麗舍聖誕燈飾。

刀切聖誕麪包會招噩運

歐洲遍地栗樹,秋天時分,長滿刺針外殼的栗子掉滿路邊,可以吃的那種,刺針毛茸茸又軟軟的。傳統塞滿栗子的火雞,正是栢雅諾心頭好,鵝肝醬、生蠔、青口及帶子等前菜,永遠不讓人失望。栢雅諾說,法國南部一種聖誕傳統麪包,吃時要用手撕開,用刀切就會帶來不好運氣。他鄉間的餐桌上,也一定放着十三款甜品,以示吉祥,更深宗教意義,代表耶穌加十二門徒。記者請總領事把十三種甜品數出來,他接受挑戰,一邊數着橙、葡萄、無花果……,「我說法語了。」他順口溜很多名字,記者說:「反正我不會知道答案是對是錯。」他笑起來,官式隔閡打破,有時,總領事還是帶着年輕愛玩的幽默,聽到記者稱妻子作「總領事夫人」,他眼神帶半點頑皮反問,「你剛才叫她甚麼?」年輕的Elisa表現友善隨和,在可以眺望香港仔海景的露台,攝影記者請她從泳池邊遠處走到鏡頭前,她笑着跟丈夫轉身,嘴裏卻說:「幸好你不是叫我跳進去游水。」
法國駐港總領事官邸今年五月以5.8億出售,續租期約十八個月內,總領事伉儷會代表法國政府挑選新官邸。今天,是他們第一次在這裏度過聖誕節,也將可能是最後一次在老屋子過聖誕。因為Elisa家人來訪,平安夜晚宴,栢雅諾罕有地選擇外出用膳,「平安夜我們決定吃中國菜。聖誕當天,則會留在官邸吃午餐」。官邸大廳旁,是可以招待約二十人的宴會廳,那裏可能是香港享用法國主人正宗法國菜海跋最高的地方。
法國人怎樣講究,怎樣精緻,除了收藏在紅酒裏,也收藏在廚藝裏,年輕官邸廚師YoannLeBihan,奉出一節濃濃的聖誕朱古力卷讓客人驚喜,像放在火爐的木條,深啡黑色,上面放幾顆小紅果子及藍莓,外表可愛,吃下去,糖份不多。小伙子來官邸工作一年,比總領事來港還早幾個月,能做中國點心,「可我從來沒有試過呢」。

「法國酒複雜得像中國茶」

開紅酒,是法國外交官難免的話題,「法國酒複雜得像中國茶」。法國酒,中國茶,都是複雜的文化,難明的學問,「幸好,對不少香港及大陸人來說,紅酒的複雜,不是個陰影,反而是學習的興致」。在他眼中,賣紅酒有國域分界,「若果你要把酒運到美國出售,得盡量簡單,把法國酒一切的複雜性都刪除,給它簡單酒名,要容易辨認;但當你要出口到中國,就不可以簡單,要保存它的複雜性,因為中國人喜好研究法國紅酒的學問。」日本人為法國葡萄酒寫連載漫畫小說,看多了,就看得出借學問推銷酒,「你會試酒辨別酒的品種嗎?」他回答:「一定不比香港人好,但有一定能力。」「其實你不很重視這一套?」他會心一笑,「法國人,重視享受酒的樂趣比要了解酒的學問為多」。
風花雪月,盡在美食靚酒。1998年栢雅諾在外交部第一份工作,被派駐波斯尼亞首都薩拉熱窩大使館六個月,親歷歐洲現代文明最殘酷戰爭以後的滿目瘡痍;其後也曾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法國代表之一。紅酒聖誕是個開始,外交閒話,外交官經歷,講層次,一樣需要時間認識。
記者:冼麗婷 攝影:李家皓